《土方回填规范GB50202-2018》


工艺流程图

一、肥槽回填土施工:

1. 基槽清理:在回填前,必须彻底清理基槽底的垃圾、积水、有机物、散落材料等杂物,并抽干积水。只有办理好隐蔽验收手续后,才能进行回填土施工。

2. 检验土质质量:土质中不得有杂物,粒径需符合设计要求,并测定回填土的含水率。

3. 分层回填铺土耙平:使用机械打夯机每层虚铺厚度应不大于250mm,并确保回填土相对两侧同时进行。分段回填交接处应做成1:2的阶梯形,且分层交接处应错开,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应小于1m,碾压重叠宽度应为500-1000mm。接缝不得留在墙角。

4. 分层夯实:摊平后的回填土需立即进行夯实作业。打夯应按一定顺序进行,后行压前半夯,夯夯相连。严禁采用水浇使土下沉的“水夯”法。打夯机每层夯实遍数需达到3-4遍,若密实度未达到要求,应继续夯实直至达标。距结构100mm范围内应使用木夯夯实,避免使用铁锹等工具防水保护层。

5. 检验:每层回填土均需按照规范规定检测其回填夯实后的密实度,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层回填。

6. 找平与验收:土方回填最上层完成后,需拉线或使用靠尺检查标高和平整度,超高处需用铁锹铲平,低洼处应及时补土,完成土方回填施工。

二、车库顶板回填土施工:

步骤与肥槽回填土施工相似,主要差异在于车库顶板的回填土施工需特别注意保护防水层或结构层,开始回填时应做好接槎,预先填消防车道等。其余步骤如检验土质、分层摊铺回填土、分层夯实、检验、找平与验收等均与肥槽回填土施工相同。

三、房心回填土施工:

1. 测放标高控制线:在地下室墙体或基础反梁上每250mm做一标记,以控制好标高。回填土施工前需做好基底隐蔽验收工作。

2. 分层铺土:使用蛙式打夯机进行夯实,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每夯实一层即进行密度试验,确保压实系数不小于0.95后进行下道工序。其余步骤如基层清理、检验土质、分层摊铺、找平与验收等均与肥槽回填土施工相同。

四、细部做法及注意事项:

1. 回填至管道时应注意保护管道,避免位移或损坏。

2. 回填土的质量标准和验收方法需按照相关规范执行。

3. 施工过程中需注意质量控制措施,如土方回填前清理地下室顶板上的杂物、回填土内部不得含有坚硬固体、分层铺摊、打夯时注意保护基础等。

4. 夜间施工时需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配备足够照明设施,避免铺填超厚或配合比错误。

5. 回填土过程中需防止日晒、雨淋、泡水,尽量连续作业。遇雨雪时应及时遮盖。

6. 施工中需注意安全措施,如设置泄土口、护栏、漏电保护器等。

7. 施工人员需注意身体健康,如灰土回填时需戴防尘口罩,防止灰尘伤害身体。在大风天气不得进行灰土回填。

五、施工质量标准及验收:

施工质量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包括基底处理、回填土料、每层回填土的质量检验等。建立三级质量管理网络,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监督与管理。回填土工程质量检验标准需按照相关规范执行。

六、质量控制措施及其他注意事项:

1. 回填前应将地下室顶板上的杂物清理干净。

2. 回填土方时应分层铺摊,避免石块及桩头等块状物混入。

3. 对定位桩、轴线引桩等进行保护,防止碰撞位移。

4. 打夯时应注意保护周围设施和人员安全。

5. 施工中应注意文明施工,避免扬尘和噪音污染。

6. 完成后对工程进行验收,确保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