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作》叶圣陶
在华夏大地上,一位享有盛誉的教育家,即“语文”二字之父叶圣陶先生的著作《怎样写作》曾引起我的注意。当我首次翻阅时,心中不禁对这位名家的作品抱有敬畏之情。当我深入研读目录时,其通俗易懂的风格让我决定从省图书馆借来细读。
我特别受益的几点体会如下:
一、诚实表达自我
叶先生强调,写作应表达出真实的、自己的话语。这需要作者拥有充实的生活,因为只有生活充实,才能抒发出深厚的情感和思想。充实的含义包括阅历广泛、见识多、具备发现和推断的能力,情感丰富,兴趣广泛等。我退休后的生活丰富多彩,读书、写作、旅行、摄影、运动等,让我深感表达的内容丰富多样,只是我的写作基础稍显薄弱。
二、充分的准备功夫
叶先生认为,写作前的准备功夫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准备,更重要的是实际生活的准备。只有在实际生活中充实自己,养成良好的习惯,写作才能如活水般自然流淌。这也意味着在写作前要深思熟虑,先列提纲、打腹稿等。我意识到自己在这方面一直未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平时的阅读积累也是写作的重要准备。
三、写自己的经验
叶先生认为,写作应写出自己的经验,且经验必须深刻且正确。这需要我们从整个生活中去努力。有了深刻的正确经验,写作就不再愁没有好的材料了。
四、以生活为题材
作文不应被视为特殊的事情,如同日常的说话一样自然。作文也不应被视为呆板的事情,应如泉流般自然多变。我们要将生活与作文相结合,多练习写自己想写的题目。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将觉得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享受。我发现在写亲身经历的事情时,我总能下笔如有神,充满感情,而写其他人的故事则较难完整表达主题。贴近生活、注意细节、写自己想写的题目是非常重要的。
五、锻炼语言习惯
六、便于听写的技巧
叶先生还提到,写作时要考虑到听的便利性。尽量少用长句,能分成长句而不损害意思和情态的尽量分。同时还要像用钱一样节约,使长句变得短些。这样写出的文章干净利落,便于听者理解。然而将长句改为短句需要扎实的文字功底和反复推敲的过程如老舍先生的短句技巧也是经过长时间磨练而成。
总体而言通过阅读《怎样写作》我对写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同时也明白了许多实用的技巧和注意事项这对我的写作之路无疑是一盏明灯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