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翻译成白话诗


姜广辉先生的《诗经演讲录》

姜广辉先生作为当代史专家,为让更多人了解并亲近《诗经》,编写了这部通俗讲稿《诗经演讲录》。继《易经讲演录》之后,他的又一力作在2013年问世。他计划未来几年还将出版《论语讲演录》等系列作品。

《诗经演讲录》从《诗经》的国风、小雅、大雅、颂中精选出57首代表性诗作,将其翻译成现代白话诗,并众多故事进行讲解,旨在激发广大读者对《诗经》的学习兴趣。书中不仅包含了《开头语》,详述了诗的小史,还有附录的《孔子诗论》,该版本是最新出土的先秦诗学资料,更是国内唯一被翻译成英文在西方传播的版本。

以下为书中两篇讲演的

讲演一:蜉蝣

译文:蜉蝣长出薄翅膀,宛如新衣正光鲜。心中满腔忧思重,未知归处何处安。蜉蝣长出薄羽翼,华丽外衣似锦绣。心中忧虑难平息,未知命运将何求。蜉蝣掘土而出土,白净如雪色。心中感叹无处诉,不知与谁论未来。

解说:蜉蝣,即渠略,是一种生命极其短暂、朝生暮死的昆虫。其生命虽短暂,但整批的死亡却给人以心灵的震撼。这首诗以蜉蝣起兴,写出了人生的困惑与无常。历代文人墨客常以此为题材,抒发对生命苦短的感慨。

讲演二: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从蜉蝣的生命短暂引发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人生如蜉蝣般短暂,但人们的理想却是长存的。古代有朽的思想:“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即使生命短暂如蜉蝣,也要在著书立言方面来成就自己,使后世知道自己的存在与价值。文人墨客应托笔札以自见,将内心所思所想以文字形式呈现出来,成为不朽之作。

《诗经》中的《蜉蝣》虽是一首短诗,却引发了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深沉思考。人们应珍惜生命,追求人生的真谛和意义,从而获得心灵的永生。这部《诗经演讲录》不仅提供了对《诗经》的准确解读,更引发了人们对生命、对人生的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