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混浊我独清(打一成语)


【探索端午,诗酒中的屈原精神】

节日,自古以来便与欢乐、与酒紧密相连。诗人们,也常常与酒相伴,欢愉时举杯畅饮,寂寥时邀月对饮。节日、诗与酒之间,其实也蕴更深的意义。

端午节,作为纪念伟大诗人屈原的节日,被越来越多的人视为诗人节。就在大约十年前的某个端午节,我给一位诗人朋友发送了祝福短信,他却告诉我,今天我们不应欢快,因为屈原是一位在苦难世界为理想赴死的诗人,我们不能用快乐的方式来纪念他。自此之后,每年端午,我都会想起他的这番话。

那么,端午节我们应该喝酒吗?答案却是:不一定。因为屈原在临终前,是拒绝喝酒的。

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记载为我们揭开了答案。文中描述了屈原的枯槁形象,他与渔翁的对话道出了他的清白与坚持。他宁愿跳入汨罗江,也不愿吃那酒糟、喝那浊酒。这段文字不仅描绘了屈原的伟大,更展现了他以殉道者的形象,矗立在精神的高地之上。

我身为楚人,自小在湘水边长大,年少时读到《史记》中的这一篇章,般地为之震撼。几十年过去,再读之时,那份震撼依然如初。屈原的伟大不仅在于他辞章的绚烂,更在于他的高尚品格和为理想献身的精神。

在这个特殊的人面前,谈论借酒消愁似乎显得浅薄。端午节,更多的时候,我们可以把它视作一个反思与自省的日子。在这一天,我们应回顾历史、缅怀先人、思考人生。而并非以酒为伴,忘却生活的真谛。

端午节,也可以是的“戒酒节”。在这一天,让我们放下手中的酒杯,回归本心,思考生活的意义。毕竟,虽然屈原的诗篇如酒一般醇厚,但他的精神却告诫我们:在特定的日子里,我们应该有所节制、有所反思。

关注“李寻的酒吧”公众号,探索更多关于酒与文化的精彩内容。想加入酒友群的朋友请添加微信:shoucheng234。

内容推荐:

1. 品酒笔记‖探寻“妖僧”拉斯普廷啤酒背后的历史真相

2. 历史对比‖查理十二与彼得大帝:酒文化中的帝王对决

3. 茅台酒价格之谜:一瓶竟达1380元?

4. 韩可风·茅台酒事系列(续篇)——深入解析茅台酒的文化内涵

5. 酒中论事‖从杜康到仓颉:酒文化的历史脉络

6. 揭秘白酒产业——没有所谓的黄金酿酒带

7. 轻松解读‖白酒生产工艺全解析

8. 开放与包容‖白酒如何走向国际舞台

9. 刘邦团队的成功秘诀:何以酒为伴?何以得天下?

10. 屈原之死:为何握有杀生的他却选择跳江?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