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计划还是制订计划


在现今快速发展的商业世界中,企业管理的实践如同一场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冒险旅程。每到岁末年初,管理层总会以满腔热忱和激昂的姿态,慎重宣告新一年的“战略蓝图”。他们期望开拓新的疆土,推陈出新地创新产品,力求提升客户满意度以增强企业竞争力。众多企业发现那些当初精心设计的计划在现实面前往往如同烟花般转瞬即逝,最终沦为办公室墙壁上空洞的装饰。

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深入探究后发现,根本原因在于企业管理层在制定“计划”时混淆了其与“战略”的本质区别。这种混淆如同在黑夜中航行却选错了方向,致使企业的发展陷入迷茫与困境。

真正的战略并非简单的任务清单罗列,而是基于OG模型(Objective-Goals-Strategies-Measures)的系统性、深层次思考。

Objective(目的),是企业长远发展道路上的指引灯塔。它通常是长期且宏观的愿景,是企业存在的核心价值和追求。例如,苹果公司的目的不仅是制造和销售电子产品,更在于通过创新产品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实现科技与人文的完美融合。

Goals(目标),则是为了达成这一宏大目的而设定的具体阶段性目标。这些目标必须可量化、可实现,为企业的日常运营和发展提供明确的方向。如一家电商企业,其目标可能是提升市场占有率或年销售额等具体可衡量的指标。

Strategies(策略),则是企业为实现目标而采取的关键行动或有效措施。它们如同企业的导航仪,决定着企业以何种方式、何种路径朝着目标迈进。例如,企业可能通过技术创新、产品优化、市场推广等策略来提升市场竞争力。

Measure(衡量),则是评估企业发展过程中进展情况及是否实现目标的指标体系。它确保企业的每一个行动步骤都有确切的数据依据。

相较于传统计划,往往仅停留在“做什么”的表面层面,战略则更注重“为什么做”和“如何赢”的深层次思考。这正是北极星OG工具的价值所在。它以最先进的“OG”理论为基石,通过业务规划、业务执行与业务复盘三大步骤,对企业战略进行深度拆解与细化,确保战略精准落地。

若企业希望跳出“计划陷阱”,实现从计划思维到战略思维的转变,建议采取以下步骤重构战略思维:

1. 战略诊断:使用OG画布进行全面深入的现状扫描。

2. 明确战略焦点:企业需审视当前目标是否紧密围绕自身具有竞争优势、能够实现盈利的核心领域。

3. 策略协同:各项关键策略之间应相互配合、协同作用。

4. 指标本质:衡量指标应直达企业运营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绩效。

5. 动态校准:建立“战略控制塔”机制,定期评估和调整战略与市场反馈的匹配度。

6. 战略解码:将OG拆解为部门级战略解码卡,转化为具体的行动计划。

优秀的战略应遵循“三一法则”:一个主战场、一套决胜公式、一组关键指标。企业应明确自身的核心业务领域,找到能够驱动持续发展的核心逻辑和商业模式,确定能够准确反映企业运营状况和战略执行效果的关键指标。

在这个VUCA(易变、不确定、复杂、模糊)时代,战略思维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当竞争对手还在用计划思维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时,掌握OG方法论的企业已经实现了乘法效应,开启了跨越式发展的新篇章。

北极星OG不仅是管理理念,更是一款实践工具。它一页纸打通战略到行动的OG管理工具,通过业务规划、业务执行与业务复盘的三大核心步骤,对企业战略进行深度拆解与细化,确保战略精准落地。让我们携手共进,运用OG模型,开启企业战略转型与成长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