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备经理是不是打杂的


每年的五六月份,都是大学生步入社会的繁忙时刻。在这段时光里,他们的首个挑战便是寻找一份合适的职业,这份工作不仅能让他们自给自足,更是他们在社会中立足的基石。

早在年初,南方的人才市场就已预测,2016年广州的毕业生就业总量将攀升至惊人的30万人。这意味着每48个求职者中就有一个人在竞争同一个岗位,这样的竞争压力确实非同一般。

对于那些错过了春季的同学来说,接下来的广州校园会是他们寻找工作的新机会。以下为广州接下来即将举行的九场校园预告。

面对如今花样百出的方式,你是否能够抵挡住那些陷阱呢?稍不留神,就可能陷入“卖猪仔”的陷阱中!

一、先录取再收费的陷阱

有些公司会先录取你,然后声称你的技术不过关,需要先进行培训才能上岗。上岗后待遇优厚,但培训费用需自行承担,并可申请。实际上,这些公司看中的就是这笔培训费。即使你什么都不懂,也可能被他们录取。在面试时,他们会说得天花乱坠,让你觉得这个岗位竞争激烈,错过即无。警示:用人单位在劳动关系确定后收取培训费是违法的,所以涉及培训费用时,应提高警惕。

二、网络黑职介的陷阱

网络上存在许多以介绍工作为名的黑职介,甚至有些会冒用某些公司的名衔进行。在面试时,他们会要求应聘者交纳各种费用,如“会员费”、“保证金”等。交了钱后,工作却可能打水漂。还有一些职介发布的待遇丰厚的工作,交了钱后却大打折扣。警示:别贪小便宜,遇到低门槛、高薪资的工作要提高警惕。

三、打广告的

有些企业常年都在发布信息,但并不真正。他们通过这种方式增加企业的曝光度,制造公司发展迅速的假象。警示:普通公司一般不会如此大规模地做宣传,所以不必在一棵树上吊死,非这家企业不可。

四、名字高大上但实际工作内容不符

在平台上,企业喜欢在某些岗位前加上“储备”等字样以提高。但实际上,这些岗位的工作内容可能只是打杂的活。警示:要学会辨别岗位的真实情况。

五、永无止境的试用期

被多次试用、期限被随意延长、克扣工资、不签劳动合同、无理由解雇等问题都是试用期陷阱。警示:在签订试用期条款时,一定要看清楚日期、薪酬以及各种条例。

只要我们保持警惕,不被利益诱惑所蒙蔽,再多的陷阱也无法得逞。祝愿大家早日找到自己心仪的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