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教的主要工作任务
AI智能助教Cary的介绍与应用
欢迎各位,视频正在加载,请稍候。一旦加载完成,您将看到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AI未来影像创研中心导师团队使用人工智能工具生成的智能影视助教Cary的自我介绍视频。(00:52)
“你好,我是Cary,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的编剧导师。我的职责是协助一年级学生利用一页纸的无声剧本讲述完整的故事。但请放心,我绝不会代笔写下一个字。”这段话,正是Cary的自我介绍。
Cary,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的“新员工”,已接入了国产高性能大模型DeepSeek R1,并深入学习了温影十年来的北美电影工业化体系教学经验和学生影视创作需求。针对学生的创作难点,她进行了专门的优化。她不仅是学院的首个AI员工,还是国内首个依据国际化电影工业标准打造的“人工智能助教”。
Cary的介绍引发了众多关注和讨论。有人认为,利用大数据的AI来教授人类创作,是科技助力创作灵感的助推器;而有人则担忧,这或许是限制艺术灵感的套路工具。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一现象,记者第一时间前往温影进行了探访。
Cary由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AI未来影像创研中心负责人Odet老师一手“”。Odet为Cary设定了“人设”,将她塑造成一位才华横溢的学者、剧作家和历史学家。在温哥华电影学院,Cary负责指导剧作专业学生的剧本作业。
在严格遵循北美好莱坞电影工业的教学训练体系中,Cary被编程为全面了解所有T1剧本的限制,包括剧本长度、对话限制、角色要求和地点等细节。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在处理相同问题时,Deepseek会直接给出答案,而经过训练的Cary则会不断提出启发性问题。
在采访当日,Odet老师像给学生布置作业一样,向记者提出了一个构思小故事的问题,并让Cary提供剧作建议。Cary建议记者从性和张力的空间入手,用视觉语言讲故事,并进一步引导记者对人物、动机和环境细节进行构思。随着问题的深入,Cary又继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挖掘故事的潜力。
Odet介绍说,Cary的系统提示经过精心调试,避免了一般大模型平台直给答案或具体结果方案的问题。与传统的直接生成内容的AI工具不同,Cary专注于通过周到的指导和富有洞察力的问题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这不仅仅是一个教学工具,更是学生集思广益的协作伙伴。
学院在十周年庆典上宣布成立AI未来影像创研中心,致力于推进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影视领域的创新探索与实践转化。学生学习AI课程、利用AI工具制作电影已有两年历史。而专业的学生在进入专业学习之前,将通过各种AI工具“滚一遍”,并创作一部以AI生成为主的短片。
Odet老师从三年前就开始探索影视类AI工具。他认为近期的AI发展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惊喜,“我们学习得越多,就越知道如何利用它们来制作出更好的教学工具。我认为这将是一个新的世界。”虽然不是所有人都像Odet那样开放地拥抱新鲜事物,但当AI做得足够好时,人们就无法拒绝其带来的便利和效率。
除了已经上岗的Cary外,还有几位新老师也即将上线。他们分别负责不同方面的教学辅助工作。而面对学院的分组拍摄任务时,AI助教可以变身一个制片项目经理,高效地完成分组、管理等工作。
Odet认为每个助教的时间并不长,有的甚至只需几个小时。这背后更重要的是转变固有的思维模式。他表示自己花了大约一个月的时间适应这种思维模式的转变。“用基于大数据的AI来指导人类的创意性工作,并不意味着两者的逻辑是冲突的。”Odet认为,“人总是受限于有限的经验,而AI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