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教育心理学读后感
编者按:书籍是灵魂的良伴,阅读则是生活的点缀。为推动教育界对阅读的重视,自今日起,齐鲁·齐鲁壹点特别策划“智慧之笔”栏目,旨在记录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的阅读心得,使读书成为教育者的追求、爱好与健康的生活态度。
以下为山东省东明县武胜桥镇沙堌堆小学教师王咏娟的阅读感悟:
最近,我读了一个小故事,其中蕴含的心理效应令我深思。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听牧师演讲时,起初准备捐出所有钱财,但因牧师长篇大论的演讲而逐渐产生厌烦情绪。
随着时间流逝,马克·吐温最终不仅未捐钱,反而偷走了两元钱。这个故事让我认识到“超限效应”的存在。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深刻理解并运用这一心理效应。当学生犯错时,一次提醒或批评就应足够。过度的提醒只会让学生产生厌烦和抵触情绪,他们可能会觉得我们不信任他们。
我曾接手一个班级,其中有几个学生经常不完成作业。我曾多次强调、反复批评,但效果甚微。我意识到这可能是“超限效应”的体现。我决定改变策略,从建立信任开始。
我开始信任他们,给他们改正的机会,而不是反复强调他们的错误。课堂上,我学会了适当留白,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反省。课后,我也给了他们充足的休息时间。
这种变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些学生开始更加认真地对待作业和学习。他们不再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而是开始享受学习的过程。
我也意识到家长们也应该注意“超限效应”。在与孩子的交流中,不要过于唠叨和强调孩子的错误。应给孩子适当的信任和改正的机会。
作为教育者,我们不仅要注重教学质量和内容,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健康、快乐的学习环境。
感谢大家关注我们的“智慧之笔”栏目。如果您有相关的教育感悟或新闻线索,欢迎通过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进行报料。让我们共同为教育的明天献上我们的智慧与力量!
您的点滴分享,将为我们带来无尽的启示与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