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就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感同身受:每个灵魂的独特之旅》

文/李清露

1.

那天,接到了老友小志的电话,他的声音中透着迷茫与失措。他只说了一句“见面聊”,便匆匆挂断了电话。

相见时,他默然无声,神色落寞地坐在对面。过了好一会儿,他开口道:“她提出了分手,但我仍深爱着她。”

我静听其述,渐渐理解了他分手的缘由。小志感情经历单纯,遇到心仪的人便全心投入,却往往忽视了他人的感受。

他常常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对方的需求,误将自我认为的好强加于人。我问小志是否曾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是否真正明白自己给予的是否正是对方所需要的。

犹如在炎炎夏日他人穿着厚实的棉裤,这样的爱,让人窒息。

感情中,给予对方适当的空间是必要的。如同小志的前女友,她或许正是寻求一份自由的呼吸空间而选择了离开。

2.

小志的经历让我想起了我的表兄和表嫂。

表兄是公司里的会计,而表嫂则是家庭主妇。两人在日常的琐事中常有争执。表嫂常觉得表兄的工作轻松,而表兄则认为表嫂整日闲暇却不愿多分担家务。

这或许是许多婚姻中的常见问题。

每一份工作都蕴辛勤的努力,即使是家庭主妇也不例外。他们过着男主外、女主内的生活,但彼此间的理解和沟通却是关键。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表兄和表嫂决定互换角色,体验对方的生活。他们需要的是在无法完全感同身受的情况下,至少能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

3.

正如王源新歌《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所表达的那样,我们常常以为可以理解他人的感受,但实际上只有自己才能真正体会。

最近一期的《我是唱作人》节目中,王源唱了这首歌,唱着唱着情不自禁地转过身,捂着脸大哭起来。这让我们明白,即使是阳光般的大男孩,也有不为人知的痛苦。

我们曾经渴望分享痛苦和委屈,希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同情。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更多的时候选择独自面对,因为很多时候他人的理解是有限的。

例如,你对父母说工作辛苦,他们可能不以为然;你告诉朋友加班到凌晨才回家,他们可能无法想象你的疲惫。

每个人的经历和感受都是独特的,没有人能完全体会另一个人的伤痛。

写在最后:

就像文章开始时王源问我们他在舞台上是否发光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经历。

每个人的经历都是独特的,无法被他人完全理解。但正是这些经历构成了我们的人生轨迹。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学会了更加珍惜自己的感受,不再轻易向他人展示自己的脆弱。但即使如此,我们仍可以保持善良和同情心。

一个希望为你带来温暖的公众号

/SOULS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