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古诗四句
时光荏苒,又是一年端午节即将来临。在这个节日里,我们不仅可以享受短暂的假期,更能够品尝到各式各样的粽子。南方的朋友们还可以欣赏到精彩的赛龙舟比赛。
端午节的起源有着多种说法。其中之一是为了纪念屈原投汨罗江而设,也有说法是为了纪念伍子胥投钱塘江,甚至有纪念越王勾践成立水军之日的说法。这些说法都将端午节的起源时间追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表明人们庆祝端午的历史已经有两千多年了。端午节的起源也与水息息相关,因此赛龙舟成为了古人庆祝端午的必备活动,许多与端午相关的古诗词中都能看到划龙舟的场景。
今天,让我们开始品味与端午节相关的古诗词之旅,就从那些描绘赛龙舟的作品开始吧。
红旗高高飘扬,从深深的杨柳丛中划出一条小路。鼓声如春雷般激荡,打破了烟波远处的宁静。欢声笑语响彻云霄,展现了人们争夺胜利的勇气和斗志。在金碧辉煌的楼阁西边,胜利的队伍满载荣誉而归。
在历代与端午节相关的诗词中,不乏赞美赛龙舟的作品。然而在词作鼎盛的宋朝,与端午节相关的词作却相对较少,其中描写赛龙舟的更是稀少。北宋著名文学家黄裳所写的《减字木兰花·竞渡》便是其中一首经典之作。这首词生动地描绘了端午节赛龙舟的盛况,场面热闹非凡,划龙舟的人们气势如虹。
除了这首词外,黄裳还有另一首描写端午节赛龙舟的词作。这首词更多地融入了北宋人过端午节时的各种习俗,如包角黍、挂菖蒲、斗巧、彩丝双结等。其中“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描绘了包粽子和挂菖蒲的情景,“彩丝双结”则展现了古人在端午节用五色丝线绑在手臂上以驱邪的传统习俗。
除了黄裳的词作外,还有许多与端午节相关的诗词作品值得一读。例如唐代诗人殷尧藩的思乡诗,表达了他在异乡过端午节的深深思乡之情。另一首唐诗则描绘了端午节时的热闹景象,包括龙舟竞渡、出游等。
除了诗词之外,端午节还有许多有趣的习俗和传统活动。如果家中有小孩,推荐一本《端午节立体书》,让孩子全面了解我们的传统节日,感受端午节的独特魅力。
端午节是一个充满欢乐和传统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我们可以品尝美食、欣赏比赛、读诗词、了解传统习俗,感受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