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不能拜年的原因
在民间,流传着正月初一不宜拜年的习俗。那么,您是否好奇这背后的原因呢?
在儿时的记忆里,除夕夜总是热闹非凡,我们常常玩到深夜方休。父母在此时总会告诫孩子们:“坐三十,困初一”,意即除夕之夜守岁至深夜,初一便可安心睡个懒觉。
考虑到除夕夜守岁整夜未眠,第二天正月初一的时候,人们往往没有足够的精力四处走动。若此时还执意外出拜年,恐怕会触犯某些忌讳,为了保持体力和精神,大家更倾向于在家中休息。
还有一种说法是,若某一年家中有人离世,亲朋好友们会在正月初一这天前来悼念。他们自觉带上香烛、纸钱、酒水、刀头肉和礼品,以示对逝者的怀念。上香、烧纸钱、奠酒之后,燃放鞭炮,围在火塘边喝茶、聊天,共同回忆逝者生前的点点滴滴。这时候,若有非亲非故的人拜访,便有一种扰乱了“家中私事”的感觉,甚至会给人一种“不吉”的印象。
另外还有一种解释是,除夕夜是家人团聚的时刻,很少有外人参与。即使是在亲属之间,也往往各自欢聚。家人一起吃饭、娱乐,身心都得到放松。虽然不是每个人都会守岁到天明,但大多都会在凌晨以后才入眠,一直睡到初一太阳高照才起床。若在此时外出拜年,可能会打扰他人的睡眠,也可能会遇到各种尴尬情况。大年初一的时候,人们更倾向于待在家中好好睡个懒觉。若不遵循此习俗,说不定还会遭遇什么意想不到的“小插曲”。
无论是从体力的恢复、对逝者的尊重还是避免尴尬情况的角度考虑,正月初一不外出拜年都在情理之中。这也成为了民间的一种习俗,代代相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