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汉修先生1到10章


《汉修先生亲启》——文学界的宝藏

《汉修先生亲启》荣获了1984年纽伯瑞儿童文学金奖,是儿童文学界的重要作品。在儿童文学的众多奖项中,国际安徒生儿童文学奖与纽伯瑞儿童文学奖,是两大备受瞩目的奖项。安徒生奖更偏向于对儿童文学作家的认可,而纽伯瑞奖则更注重作品的品质。

这部作品以一个名叫鲍蕾伊的小男孩为主角,通过他给心爱的作家汉修先生写信和写日记的方式,生动地展现了小男孩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成长历程。鲍蕾伊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父亲是一名卡车司机。他渴望得到父亲的关爱,期盼父母能够重归于好,并害怕自己在他父亲心中的地位被其他孩子所取代。

鲍蕾伊的午餐总是离奇地被偷,他为此伤透了脑筋。经过深思熟虑,他发明了餐盒报警器,但庆幸的是最终并未派上用场。他想象着:“如果偷午餐的人被抓到,他就会陷入麻烦,或许是因为他的母亲总是给他难吃的午餐,又或者是因为根本没有午餐。”

作者贝芙莉作为儿童图书管理员,对这一年龄段孩子的心理有着深刻的理解。书中对鲍蕾伊的成长与转变进行了细腻的描绘,从对父母离异的困惑到理解,从对丢午餐的怨恨到想办法抓住小偷,再到最后的宽容,都真实感人。

这本书特别适合三年级以上的小学生阅读。书中描绘的是一个普通小男孩的内心世界,让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感到亲切并能够感同身受。这本书还能学生一些观察事物的方法、阅读方法和写作技巧。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书信和日记的格式与写法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仅仅依靠老师的讲解,学生可能无法真正掌握这一写作方法。而书中鲍蕾伊的老师通过让学生给自己最喜欢的作家写信的方式,来巩固学生对书信的掌握。

汉修先生在书中给鲍蕾伊提出了十个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日常交流中的常见问题,也是孩子们乐于交流的话题。通过书信的方式写下回答,可以自然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汉修先生还建议鲍蕾伊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并告诉他一个以写信的方式写日记的好方法。这种方式很好地利用了孩子们喜欢分享的天性,使他们有倾诉的欲望。

通过与汉修先生的书信往来,鲍蕾伊学会了在阅读中思考。他还通过参加征文比赛明白了写作的真谛:要有真情实感,要写得像自己,而不是模仿他人。

从鲍蕾伊给汉修先生的信件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进步。他的信从简短的一句话,到后来的篇幅越来越长,语言越来越丰富,可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进行描写。

《汉修先生亲启》的语言幽默风趣。比如鲍蕾伊的落款变化多样,体现了他在写信时的心情。他在一封非常期盼回信的信末尾写的(信信信,快快快,悦悦悦。信信信,慢慢慢,恼恼恼。)充满了孩子们的小心思和小幽默。

读完这本书后,孩子们在思想和写作上都会有很大的进步。它不仅是一本引人入胜的故事书,更是一本能够帮助孩子们成长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