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别的亲人相聚感言


如果说,关系的持久性如同时间的沙漏。

那么,在父母辞世后,兄弟姐妹关系的细沙缓缓流出的那一刻,便是其保质期的终结。

我们成年后,陆续离开了父母的家,成为各自世界的探险者。每逢佳节,又从四面八方回归,在父母家中,共享天伦之乐。当父母离去,团聚的难度逐渐加大,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逐渐淡化,变成了普通的亲戚。

虽然我们口头称:“我们还是一家人。”但心中都明白,此后各自回家,各自生活。为了维持这种微妙而复杂的关系,让我们尝试以下几种相处之道,让分散不再揪心,重聚不再尴尬。

一、财产分配,和气生财

自古以来,人们为了财富争斗不休。谁的一生都离不开金钱的影子,难免对金钱看得极重。父母过世后,财产的分配往往成为兄弟姐妹间争执的焦点。但若能做到不因财产翻脸,便是维持体面的应有之举。

即使是父母留下的财富不多,但大家往往会认为“不要白不要”,争得面红耳赤。父母尸骨未寒,儿女就翻脸相争,这是何等悲凉的家庭景象?能够做到不翻脸,那就是留了一点点退路,没有把亲情逼到死角里去。

如同清末民初的李叔同,虽家庭复杂,但长大后与兄弟分家时并未纠缠祖辈的财产问题。他明白,争夺财产不成功并不一定是坏事,而是真正独立了,脱离了原生家庭的束缚。

那些盯着父母遗产的人,即使一时富有,也难以真正独立和成功。他们的人格不够健全,也不一定能掌握父母的方法。靠父母的财产过无所事事的生活,那便是败家之举。说实话,兄弟姐妹因财产闹翻,也只是给他人增添笑料罢了。

二、父母偏心,淡然处之

很多人认为,父母的偏爱是家庭内耗的根源。从小看到父母把好的东西都给了别人,而自己被忽视,这种心理落差难以弥补。

但父母走后,我们应放下过去的恩怨。心理学家巴甫洛夫的故事告诉我们,虽然身边的人可能让我们不快,但若我们总是纠结于过去的事情,只会让自己陷入更大的困境。放大我们的格局,过去的一切如尘埃般飘过,未来的幸福才是真幸福。

三、往后余生,相忘于江湖

父母过世后,是否还要与兄弟姐妹频繁走动?其实很多时候,长时间的相处只是一种一厢情愿的念头。

发小的故事告诉我们,各自家庭的生活轨迹逐渐不同,相聚已无必要。好的关系应该是你若幸福我走开;你若求助我也会帮你。兄妹都在变老,“爷爷奶奶”的辈分让各自的家庭越发没有交集。或许除了亲戚的红白喜事外我们几乎不会再见面了。

四、任何关系的终结

兄弟姐妹的关系可能是结束得最慢的一种关系但终究逃不过结束的命运。《后会无期》里的台词提醒我们:“你有我所有的联系方式走吧。”是的让过去成为过去让将来如期而至有些告别是戳心的但时间长了心会恢复平静不必大张旗鼓地举行告别仪式彼此心领神会就好。

默契地转身顺其自然地重逢这就是关系的终结也是新的开始。

作者:心境如水。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共享空间与您共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