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须有自尊的名言古句


《礼经》中言:“金玉非宝,忠信为贵。”

诚信,是每个人在社会中最重要的资产。一个人若失信,其言辞便分文不值,被人鄙视;然而若此人信守诺言,则一字千金,广受欢迎。

那些有着诚信的人,总能做到言行一致,绝不辜负他人的信赖。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们都会坚守自己的承诺,绝不食言。

诚信之风,遍及天下。宋濂,明朝的著名文臣,自幼酷爱读书。虽家境贫寒,无法购买书籍,但他仍借书以读。

每借书时,他都会与人约定好还书的时间,且总能在约定期限内按时归还,从不失信于人。有一次,他借得一本特别喜爱的书籍,便决定抄录下来。但约定的还书日期近在眼前,他只能连夜抄写。

在那个寒冷的冬夜,他的手脚都被冻得麻木。然而宋濂的母亲虽心疼他,劝他延后抄写时间,但宋濂却严肃地表示:无论他人是否急需那本书籍,他都必须遵守自己的诺言,按时归还。他的诚实守信赢得了许多人的尊重和信任,因此人们都愿意借书给他。

后来,他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学者。这正是因为他的诚信和守信的品格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和尊重。

西塞罗曾说:“若无诚实,何来尊严?”这正是体现了守信用者才能获得他人的敬重之理。

交往之间,信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个讲究信用的人会珍视每一个承诺,视他人为重。这样的人在面临困难时,总会得到更多人的帮助和支持。

欺瞒他人只能获得一时的成功,而诚信才是长久的策略。那些守信用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散发出一种高贵的气质。

诚信是人际交往的基石。若要他人保持诚信,首先自己必须做到诚信。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相互的、对等的。只有真诚地对待他人,我们才能得到他人的真诚相待,从而构建一个真诚的世界。

要实现承诺并使其不落空,我们必须做到言出必行、行必果。只有这样,人们才会信任我们并尊重我们的威信。这种威信是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慢慢建立起来的。

廉洁、诚信、实干是塑造个人品格的三大要素。要树立自己的威信、塑造自己的品格,我们必须做到言行一致、信守承诺。我们要坚持自己的诺言并付诸行动。

欺瞒只能获得短暂的胜利,而诚信才是长久之计。甚至有时为了实现自己的承诺,我们可能需要牺牲自己的利益并付出必要的代价。培养自己忠诚的品格至关重要——这代表着坚定的信念和在社会中立足的根本。

以诚为本是人际交往的核心原则。古人所言不虚:人若无信则无法立足,商店若无信则无法兴旺;失去一个客户的信任,其他客户也会因此而不愿登门;只有以诚取信、以信取胜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