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与超越》心得体会


我是在某个时刻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些表面上光彩夺目的人内心也会存在一丝自卑的阴影。

在大部分人的认知里,自卑似乎总是与贬义相关联,似乎优秀的人自然就是自信、淡定和散发光芒的。但真实的情况却是每个人都有可能自卑。

优秀的人因自卑而变得更加优秀,不优秀的人因自卑而显得更加畏缩。例如在湖南大学,有一座名为“自卑亭”的亭子,它是湖南大学的象征和地标之一。

那么究竟什么是自卑感呢?了解自卑感的含义对于理解人们的心理非常重要。其实,自卑感就是面对不好的现实时,内心产生的一种失落感。

阿德勒在他的著作《自卑与超越》中对此有深入的探讨: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定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总是希望在某个方面能有所提升。而这种自卑感,也正是我们不断努力和进步的驱动力。

有些人总是光彩照人,他们看到了比自己更优秀的人,会觉得自己不如他们,或者看到自己内心渴望达到的高度而自己未能达到,因此会产生自卑感。“自卑感”并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一个描述人们心理状态的中性词。

自卑既可以带来好的影响,也可以带来不好的影响,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看待和处理它。那些因产生自卑感而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的过程,就是追求“优越感”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对于个人和的成长都是至关重要的。

比如说,有的人为了达到第一名的目标,会选择一些不那么正当的手段,如试图把已经站在顶端的人拉下来而非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提升自己。而另一些人则会默默地设定目标,然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超越过去的自己,甚至超越曾经的榜样。这就是正确处理自卑感的方式,也是其带来的好处。

并非所有的自卑感都是有益的。当一个人的自卑感过度时,可能会产生一种叫做“自卑情结”的东西。这种情结指的是当一个人面对自己无法适应的环境或无法解决的问题时,他可能会觉得自己无能为力,从而产生消极的情绪。

如果我们试图摆脱这种情绪而采用错误的方式去追求优越感,那将会是一个错误的开始。比如说,有的人在面对经济上的困境时可能会选择采用虚荣的方式来获得短暂的优越感而忽视了真正的问题所在。

真正追求优越感的方式是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利益去努力和前进。就像湖南大学中的“自卑亭”,名字虽有些矛盾但意蕴深长。该亭子的名字源于古语:“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其中强调了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正如登高望远需从第一步开始一样,我们在生活中也应该有勇气迈出第一步去面对并克服困难。

湖南大学的学子们往往会在自卑亭相聚以此激励自己和他人。这也告诉了我们每个人在追求优越感的过程中应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突破障碍找到新的机会并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

自卑感并非越多越好而是要适度地利用它来激励自己前进并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同时我们也要学会正确处理和看待它以避免陷入“自卑情结”的困境中无法自拔。在追求优越感的过程中保持一个健康的心态和正确的方式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我们不断进步和成长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