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山半水半神仙打一字
一:关于关汉卿的《仙吕·一半儿·题情》
在碧纱窗的外面静悄悄无人,一位女子跪在床前急切地期盼着情人的亲昵。她骂着那负心的人转身离去。虽然她的言语中带着责备,但她的内心却是半推半就,一半儿推辞一半儿肯。这便是南呂宫的魅力所在,周德清曾言“南呂宫宜清新绵邈”。回想起李白的《乌夜啼》中“碧纱如烟隔窗语”,那是一种含蓄而深情的表达。再如《敦煌曲子词·望江南》所描述的,那位女子为心爱的人吹散月边的云雾,照亮了负心人的面容。韩偓的《席上有赠》中,“矜严标格绝嫌猜,嗔怒虽逢笑靥开”,恰似女子在外表上表现出恼怒,内心却喜悦的情态。而黄庭坚的诗句“喜与嗔同本,嗔时喜自俱”则道出了小令中所描绘的之情态的精髓。郑振铎对这首小令的评价极高,称之为“俊语连翩,飞荡”,实为元曲中的佳作。
二,《岔曲·半掩纱窗》中的情歌
半掩的纱窗,透露出女子深深的期盼。半夜时分,她爬起焚香,半炉袅袅上升。半轮明月照亮了她的兰房,半夜的时间仿佛变得格外漫长。一曲过板后,半幅红绫遮盖着她的,带给她半边的温暖和半边的凉意。那灯光半明不暗,仿佛在诉说着什么。天呀,这半夜的时间如此漫长,她的心中充满了半忧半怨半凄凉的情感。这首岔曲深藏了闺阁中的怀春雅趣,是民歌俗曲中的情歌代表。
三,李密庵的《半半歌》解读
看破了人生的浮华繁华,我们方能体会那过半的岁月中所蕴含的无边智慧。在这幽闲的岁月里,我们得以宽展心境,无论身处郭邑或田园,都应怀着半耕半读的心态。在这半土半民的生活中,我们拥有着半雅半俗的和半华半实的庭轩。衣着朴素却又不失轻鲜,饮食丰俭得当。家中的童仆虽能拙兼备,妻儿则朴实贤良。我们的心情既似佛又似仙,姓名既藏又显。让一半的生活给天地,留给人间一半的恩泽。思代的福祉和农田的耕种,也不忘阎罗的审判。饮酒至半酣最为适宜,花开至半时最为娇妍。生活的智慧在于取舍之间,半少却饶有滋味,半多则不纠缠。在这百年的苦乐中,我们参透了一半的人生真谛,懂得占得便宜只需一半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