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成虎》的原文


【出处】

典籍记载于《韩非子·内储说上》之中。

【原始记载】

大臣庞恭陪同太子前往邯郸为质子时,曾向魏王陈述一则寓言。他说:“魏王,如果有一人向您报告,市场上出现了老虎,您会相信吗?”魏王答道:“绝不可能,我绝不会相信。”庞恭再问:“如果又有第二人报告同样的事情呢?”魏王虽显露疑惑之色,但依然摇头表示不相信。而当庞恭提出第三人同样报告有虎时,魏王却毫不犹豫地表示相信了。庞恭随即指出,市场上本无虎,但因为传言的人多了,便成了真。他以此比喻自己离开后,在邯郸的流言蜚语会因众口铄金而变得难以分辨。

【解读阐释】

庞恭以市集与邯郸的距离远近作比,强调了谣言的危害性。他提醒魏王,离宫远去邯郸的自己,受到的流言攻击定会远超三人。他希望魏王能明察秋毫,不被流言所蒙蔽。魏王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庞恭辞行后,邯郸的大臣们纷纷向魏王说庞恭的坏话,结果魏王逐渐疏远了庞恭。待太子质子期满回国时,魏王竟不愿再见庞恭。

【寓言意义】

这则寓言深刻地揭示了谣言的危害性。当同一谣言被多次重复时,人们往往会信以为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轻信、不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避免被谣言所左右。

【应用实例】

现实生活中,我们时常会遇到类似的“三人成虎”的情况。比如社交媒体上某些不实信息的广泛传播,或是某些谣言在人群中不断被重复而变得难以分辨真假。我们应该学会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做到不信谣、不传谣。

【同类故事】

除了“三人成虎”,还有许多类似的寓言故事,如曾母投杼(曾参)和众口铄金等。这些故事都揭示了谣言的危害性以及保持清醒认识的重要性。

【历史背景补充】

关于“三人成虎”的出处,有观点认为应归于西汉末年的刘向所著的《战国策·魏策二》。但韩非子在近200年前就已提及此故事,因此将其归集于韩非子更为恰当。刘向所述的版本与庞恭的陈述相似,但细节上略有不同。无论是哪个版本,都强调了谣言的危害性和保持清醒认识的重要性。

【思考与启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惕,不被谣言所蒙蔽。只有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才能,做到不信谣、不传谣。我们也应该学会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教训,以更好地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