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感悟30字
童年的色彩
童年,对许多人而言,是那片无忧无虑的晴空。我的童年却如同一场交织着困惑与欢笑的探险。九岁那年,我首次踏入学校的门槛,迎接我的却非温暖的阳光,而是三本厚重书籍的严峻考验——一册、二册、再到三册,我发现自己连其中一页的深邃都未曾读懂。
在那时,新旧社会更替的风云里,家中的长辈常以“过去的岁月”为话题唠叨不已,而我则以懵懂的目光回应他们。家中的一台老旧收音机,总是播放着另一个世界的呼唤。长辈们常说:“以前我们没有书可读,全凭一双手养家糊口。”而我内心则疑惑:“现在我有书了,为何又觉得如此艰难?”
每当我看到同学们手捧崭新的课本,欢快地讨论着课文内容时,我心中充满了羡慕。而我的课本,却是从二手市场淘来的,封面破旧不堪,内页纸张泛黄,字迹模糊得如同古老的遗迹。
读书的历程充满挑战。初次上课时,黑板上的汉字仿佛拥有魔法一般令我惊叹。当老师开始教授拼音时,我尽力跟读,但那些字母在我眼中如天上的星星般遥不可及。我尝试发音,嘴巴却像被胶水粘住了一般无法。同学们纷纷踊跃回答问题,而我则像是被遗忘在角落的幽灵。老师的眼神中偶尔流露出一丝不屑,让我更加羞愧。我默默发誓要努力学习,但书本的奥秘仍让我无从下手。
有一次,老师问及“书山有路勤为径”的含义时,我灵机一动,回答道:“就是说书本堆得高高的,得勤快点才能找到路!”虽然我并未真正理解这句话的深意,但这种幽默的回答却让我在困惑中找到了乐趣。
随着时光的推移,我逐渐领悟到读书的真正意义。读书不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是为了开阔眼界。尽管我一开始并未完全读懂那些书,但我开始尝试用心去感受书中的故事。那些曾让我困惑的汉字,在我的脑海中逐渐跳跃起来,变得生动起来。
我特别喜爱那些描绘新旧社会变迁的小说。书中的人物在苦难中挣扎却始终保持乐观态度这让我明白了生活的真谛。虽然我的童年充满了困惑与挑战但也在书本中我找到了希望。
如今回首我的童年虽然在新旧社会的交替中我经历了许多困难与挑战但正是这些经历塑造了我独特的幽默感和坚韧的性格。每一次的失败与困惑都是我成长的阶梯让我在幽默中学会了面对生活的挑战。
如今站在书架前看到那些曾让我困惑的书籍我不再感到害怕相反我会微笑着对自己说:“谢谢你们曾经的困惑让我学会了用幽默去面对生活的每一个挑战。”我的童年虽然充满了困惑但也因此更加丰富多彩值得我去珍惜和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