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任性霸气幽默句子
龙潭崇信禅师的悟道历程
在《五灯会元》第七卷中,记载了龙潭崇信禅师一段深刻的修行历程。自从崇信跟随道悟出家后,便一直侍奉在和尚身边,为和尚端茶倒水、洗衣送饭。多年过去,道悟并未给崇信传授具体的禅法心要。
一日,崇信向道悟发问:“我追随和尚多年,为何师父从未指示我禅法的真谛?”天皇道悟微笑回应:“非也,非也。自你随我出家以来,我无时无刻不在以行动指示你禅法的真意。”
崇信听后感到困惑,追问:“师父,您在哪里指示我呢?”道悟耐心解释:“你端茶来,我接茶;你送饭来,我共餐;你来礼拜,我低首回礼。这不都是我在指示你吗?”
崇信静心思索良久,道悟打断了他的思绪,道:“真理就在眼前,过多思索反而偏离了真意。”经此点拨,崇信终于解开心结,领悟到一直追寻的东西原来就在日常的点滴之中。
随后,崇信又问:“那如何将这种领悟持续下去呢?”道悟答道:“随心而行,随遇而安。尽显人间情感,无需过分执着于圣解。”
在未出家前,龙潭崇信每日给道悟送饼子,道悟总会还给他一个未吃完的饼。当崇信询问原因时,道悟说:“这是你带来的,还给你有何不可?”那时,崇信心中生疑但未开悟。其实,这世间万物都如同一面镜子,我们见到的都是镜子中的自己。真相并非外界所现,而是自己内心的体现。
道悟说,无需过多思索,只需随自己的心去行去动。我们所得到的、所领悟的,其实都在自己的一念之间。真正的道就在自己的内心之中,如同那个真正的自我存在于“自我”之外一样明显。
无论是在端茶接水、送饭共餐还是礼拜回礼中,道悟都在以行动默默地启示崇信。他并非传授某种具体的知识或技巧给崇信,而是在引导他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真我。禅法的真谛不在于外界或他人的传授,而在于自己的领悟和体验。
领悟到这一点后,崇信明白了禅法的真谛并非遥不可及的道理,而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和体验。见自己、就是修行的起点和终点。知道如何修行、如何保持正念才是关键。只有通过实际的行动和体验才能真正地摆脱烦恼、返璞。
知晓了修行的路径和方法后,崇信开始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并保持正念。无论与人相处还是处理事务中他都能时刻觉察自己的内心、摆脱烦恼的困扰。他明白了要持续保持悟境不仅需要一时的领悟还需要后续的切行和努力。
道悟再次强调了修行的原则:“随心而行、随遇而安、尽显凡心。”这是禅宗的修行之道也是人生之路。只有真正地认识到自己、理解自己才能在世间行得通达、活得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