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重点句子翻译


第一章

大学之道,在于弘扬光明之德,致力于民众的觉醒,最终追求至善之境。

知晓止境而后能有所定,定下心神则能静谧内敛,心静而后方能安于处世,处世安和方能深思熟虑,深思熟虑方能得道成真。

万物皆有本末,事事皆有始终,若能明辨先后次序,则近于道矣。

古来欲在天下彰显光明品德者,必先治理己之;欲治者,必先整顿己之家庭;欲整顿家庭者,必先修身自好;欲修身者,必先正己之心;欲正心者,必先意念至诚;意念至诚者,必先致知于己;致知在探究事物本质。

通过探究事物本质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念真诚,意念真诚而后心性端正,心性端正而后身修有成,身修有成而后家庭整顿有序,家庭整顿有序而后治理得当,治理得当而后天下太平。

自君王至,无论身份尊卑,皆以修身为根本。

若其本乱而末治者,实为不合道理。对于所重视者轻视,对于所轻视者重视,此等情形实属罕见。

现代汉语翻译(通俗版)

第一章解读

大学的宗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即弘扬高尚品德、推动社会进步以及追求最高道德境界。

明白目标才能确立正确方向,方向明确后内心才能平静,内心平静后才能以平和的心态处理事务,处理事务得当后才能深入思考问题,深入思才能有所收获并真正理解其意义。

万物都有其本质和表象,万事都有始有终,明确事物的先后顺序就接近了“道”的真理。

古代那些希望在天下彰显品德的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要治理,必须先整顿好家庭关系;要整顿家庭关系,必须先从自身做起进行修养;要修养自身,必须先端正自己的内心;要端正内心,必须先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意念真诚,必须先获得真正的知识;而获得知识的关键在于对事物的深入研究(格物)。

对事物进行深入研究后才能获得真知灼见;有了真知灼见,意念才能真诚无妄;意念真诚后内心才能端正无邪;内心端正后自身才能修养完善;自身完善后家庭才能和谐有序;家庭和谐有序后才能安定繁荣;安定繁荣后天下才能太平无事。

无论是天子的王侯还是普通的百姓,所有人都应该以“修身养性”为根本。

如果一个人的根本品质混乱却妄想治理好天下,那是不可能的!重视本应重视的事物而忽视不应重视的方面的事从来不存在。

补充解释与现代启示

《大学》虽诞生于两千年前的古代,但其所蕴含的“修身是根本”、“由内而外改变世界”等思想至今仍具有指导意义:

对于个人而言,先管理好自己才能对他人产生影响。

对于社会而言,从承担家庭责任到履行社会责任需要逐步承担。

对于学习而言,既要深入研究知识(格物),也要以真诚的态度去实践(诚意)。

这些思想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