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房销售员不是人干的
本想尝试免费体验,却意外成为会员。
大约在一个月前,我的同事拿到了一身房的月卡体验券,他顺手就赠给了我这张价值看似高昂的体验卡,标价号称一千元。我所居住的上海社区附近,因为高昂的房租,健身房往往显得“陈旧”且“拥挤”,而且由于原因,我所居住的社区严格管理着各类健身设施。
为了能够出去透透气、活动一下,我产生了去健身房体验的念头。由于长时间居家隔离,我体重也有所上升,急需找个地方锻炼一下。于是,我拿起了这张体验卡,决定去尝试一下。
体验卡有个规定,必须一个月内开通,这使我略微犹豫了一下。但想归想,还是因为一时的“拖延症”在作祟。于是直到最后期限,我深呼吸一口大气后去了健身房。
本以为可以顺利体验完就走人,却因为忘带身份证而不能立即开卡。尽管如此,我也并未太在意,只是计划先来了解情况。
当我又一次来到健身房时,这次接待我的是一位阿姨。她开始与我闲聊起来,问我是否住在附近或工作在附近等。然而我并未被这些闲聊所迷惑,直接开门见山问道:“多少钱?”
阿姨随后向我报出了长期会员的价格。在听到这个价格后,我心中有些动摇。虽然价格略高于我的预期,但阿姨却不断与我交流、推荐,并为我介绍其他优惠福利。
面对阿姨的热情推销,我心中的防线渐渐松动。在与她拉锯了一段时间后,我最终决定成为这家健身房的会员。在刷卡的一刹那,我心中并没有太多的喜悦和兴奋,反而有一种被“牵着鼻子走”的无奈。
事后反思这次经历,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我之所以会成为会员是因为我确实有健身的需求。销售人员通过与我交流,能够判断出我的意愿程度。虽然我不能被消费,但销售人员的专业技巧和热情推荐确实能够触动我的内心。
这次经历是一次信息不对称的“谈判”。作为一个非专业人士,我面对的是经验丰富的销售人员。他们每天面对各种类型的客户,对我的需求和消费能力可能一清二楚。他们拥有一定的定价权和销售策略自。对于我这样的长期需求者来说,他们给出的优惠可能很低廉的额外成本。
最后一点感悟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那张看似免费的体验卡其实是一种筛选工具,吸引有健身意愿的人来到健身房。当你踏入健身房的那一刻起,你就成为了他们的潜在消费者。
那一夜走出健身房的我,身体虽然得到了锻炼的感,但内心却陷入了纠结之中。我那原本价值800元的健身卡该如何处理?还有一年的时间……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消费中的陷阱和挑战。在未来的消费决策中,我会更加谨慎和理性地思考自己的需求和选择。同时也会更加注重信息的收集和比较,避免再次陷入类似的困境。
这次经历虽然有些出乎意料但也给了我一些宝贵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