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积金占工资的比例是多少
同事提及他的双边公积金每月高达4000元,这让我感到相当惊讶。相比之下,我在公司工作了5年,每月的公积金仅有2000元。以往,我对于自己的公积金一直未加关注,只知道是由单位和个人各自缴纳一部分。原以为公积金的用途仅限于购房时提取。
这其实是一个普遍的误解。意识到这一点后,我开始深入研究公积金的相关知识,发现其中大有门道。
一、关于公积金的缴存基数
我们首先要关注的是公积金的缴存基数。为了增加缴存基数,我们可以通过绩效奖金、项目提成等方式提高工资基数。但这一过程也依赖于公司的正规性,因为许多企业会按照最低缴存基数来缴纳公积金。
这个最低缴存基数通常与省内最低工资标准挂钩,并且会随着时间而调整。以不同城市为例,如福州、南京和济南,它们的最低缴存基数每年都有所调整,呈现上升趋势。而一些较为规范的企业并不会按照最低缴纳基数来交公积金,但也有一定的上限规定。
依据各个城市的实际情况,规定了公积金缴纳的最高基数。例如,北京市2024年度的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上限就上调到了35283元,按照12%的缴存比例,最高每月可缴纳8468元,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数字。
二、关于公积金的缴存比例
公积金的缴存比例范围为5%至12%。若按照最高比例12%缴纳,公司和个人各自出12%,这些钱都会存入个人的公积金账户中,退休时可以一次性提取。这是一种实打实的现金积累。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中明确,公积金属于“长期住房储金”,专款专用,不计入个人所得税。从会计和税收的角度看,公积金的缴纳具有避税作用。
有人可能觉得按照12%缴纳会减少当月收入,但实际上,公司也会以同样的比例为你缴纳,这意味着你的公积金账户最终会得到双倍的金额。高比例缴纳公积金至少有三大优点:资金余额增加、住房优势以及税收优惠。
以月薪1万元为例,若是5%的比例,30年账户余额约21.6万元;而12%的比例下,30年账户余额则高达51.8万元。这不仅仅是数字上的差异,更关乎到我们的住房、养老和阶层跃迁。
现在很多家长在为女儿挑选伴侣时,都会看重男方的工作单位是否提供12%缴纳公积金的福利。正如我同事所言:“12%的公积金让我无需为房贷发愁,工资可以更加自由地支配,购买更多的生活必需品。”
互动话题:各位读者,你们的公积金缴存比例是多少?今年有计划调整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们的“隐形财富”!让我们一起探讨如何更好地利用和规划我们的公积金吧!公积金新政 财富规划 职场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