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为什么不能出去


岁月流转,古语相传,“三月怕十五”这一说法,时常萦绕在人们的耳畔。每当提及此言,许多人的心中都会泛起一丝疑惑:这农历的三月十五,究竟为何如此令人畏惧?

转眼间,明日便是农历三月十五了。让我们片刻,品一口香茗,聆听长辈们的智慧之言,探索这“怕”字背后隐藏的深刻含义。

说起“三月怕十五”,这不禁让人回溯到先祖的智慧。农历三月,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田间地头的劳作也渐入佳境。这个三月的十五日,却被长辈们格外看重。为何如此?他们说,三月十五是“中元节”前后的重要日子。虽然没有七月十五那样的盛大“鬼节”,但在民间传说中,这一天阴气较重,容易遭遇邪祟。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村中有一位年过七旬的张大爷,尽管牙齿脱落,但谈及往事时却头头是道。他告诉我,三月十五这天,天上的“鬼门关”会微微开启缝隙,孤魂野鬼会趁机离开阴间,在人间游荡。长辈们常告诫我们,这一天应少去荒郊野外、河边及坟地等阴气重的地方,以免招惹不干净的事物。

这“怕”字所表达的不仅仅是对于鬼神的恐惧,更多的是对“邪气”的担忧。长辈们常言道,虽然春天阳气旺盛,但三月十五这一天阴阳交替、气场不稳,容易被“邪气”侵袭。简而言之,人们在这一天容易生病、精神不振、诸事不顺。

我记得有一次三月十五日,我和几个小伙伴不信邪地去了村后的河边捉鱼。结果回来后便拉肚子、头晕脑胀,卧床两天才恢复过来。奶奶得知后责备了我一顿:“你这孩子怎么不听话呢?三月十五水边阴气重容易生病啊!”从那以后我对这一日更是多了几分敬畏之情。

长辈们认为在这特殊的日子里人们易“中邪”,甚至牲口也需小心照料。李大叔曾分享过他家的老黄牛在三月十五日不吃草、哼哼唧唧一整日最终倒下无法救治的故事。后来请来懂风水的先生说是牛撞了“邪”。

既然三月十五如此“邪乎”,老人们自然也总结出了一套应对之策。首先就是尽量少出门特别是天黑之后待在家里避免去偏僻的地方。王奶奶常说:“三月十五门关紧灯点亮邪气进不来。”她还教我们挂艾草或放小碗糯米在家门口可以辟邪。

饮食方面也有讲究老人们说在三月十五应吃些热食如饺子汤圆等来驱寒暖身避免吃生冷食物以免伤及脾胃招来病气。此外饭后还要收拾干净剩余食物以免引来“脏东西”。

还有个颇为流传的说法就是在三月十五这一天避免照镜子张大爷解释道镜子是通灵之物在此日照镜子容易看见不应看之物惊吓自己。我小时候曾对此半信半疑但那年三月十五晚上偷偷照镜子后心里不免毛毛的整夜未能安睡后来便不再轻信或尝试了。

“三月怕十五”的说法背后是老祖宗对自然的敬畏和生活经验的总结虽然现代社会科技发展许多人不相信鬼神但有些事情的确难以用科学解释就像我那次河边捉鱼后的不适又该如何解释呢?或许是水不干净或许是那天真的有什么“邪气”也未可知。

总之老人们的话提醒我们在春天尤其是三月十五前后要注意身体多变的气候以防感冒生病这也正是所谓的“邪气”上身所以不管信或不信多留个心眼总不会有错。

明天便是三月十五了我们不妨借鉴老人的智慧早早起床喝一碗热粥暖暖胃白天少去人少之处晚上早点回家关好门窗家中点一盏灯挂些艾草祈求平安。归根结底无论是怕鬼还是怕病都是希望一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老话虽旧却蕴深刻的道理作为现代人我们崇尚科学的同时也应尊重老祖宗的智慧留几分敬意给他们你说不是吗?明天是农历三月十五让我们按照老人的指引躲一躲避一避祈求一个好兆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