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苦自寻烦恼的上一句
《绝句·书中乐趣读不尽》
【宋】陈师道
书中之乐易尽读,期待之人却迟迟未至。世间之事常如此,百年难得几回欢。
译意
当读到心满意足的书籍时,总是一目十行,转眼就已读完。期待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相聚,却总是未能如愿。世事往往如此,总与我们的期望有所出入。人生百年,能有多少次真正开怀大笑的时刻呢?
注释详解
“易尽”意为快速读完,显示出对书籍的热爱和满足感。“可人”指的是令人满意的人或事,这里特指那些品行可取、合心意的人。“好怀”则是指良好的情绪或兴致。
赏析与感悟
此诗所表达的是一种生活中的常见感受:当我们读到一本合心意的书时,那种愉悦和满足感是如此强烈,但书中的内容却总是很快就读完了,这让人感到惋惜。我们也会期待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相聚,畅聊心事,但往往这样的机会却并不多。世界上的事情往往不尽如人意,希望与现实之间总存在着差距。在人生百年之中,真正能够让我们开怀大笑、心情舒畅的时刻并不多。
陈师道在另一首诗《寄黄充》中也表达了类似的情感:“俗人虽多难以招来,但那些可心之人却总是难以相遇。世事每多不如意,何乐之有?”两首诗的情感表达是一致的。这种感受的产生与陈师道当时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在1099年(宋哲宗元符二年),虽然诗人生活困苦,但他却并不在意,依然专注于读书讨论,志在以文学名扬后世。
只有那些读过大量书籍、深谙人生百态的人,才能如此精确地捕捉到读书人读快书、又怕读完的复杂心理状态。“书当快意读易尽”不仅是对自己读书体验的总结,更是他孤独寂寞、唯有书为伴的惆怅心情的写照。当时诗人的知心朋友远在他乡,无法相见,而一本好书读完之后,他更加期待能与这些朋友一起交流读书心得、讨论作诗的甘苦。
在怅然失望之余,诗人又以旷达的态度进行自我安慰:世界上的事情常常与我们的主观愿望相违背,人生本来就难得有舒畅愉快之时,何必要自寻烦恼呢?这首诗正是用朴实真挚的语言,从作者自己的亲身生活经历和感受中概括提炼出来的,体现了宋诗善于用诗来说理的特点。
宋人善于用冷静的态度来体察客观事物,将带哲理性的认识写入诗中。这首诗就道出了很多人内心深处的感受,以形象的语言展现出来。诗人以冷静的态度观察事物,将哲理融入诗中,使诗歌显得精深、富有理趣。
来源:古诗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