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读后感600字


临沂市园长岗位培训之我见

临沂园长岗位培训的第二日,我在观影《嗝嗝老师》中有了许多思考。

我是张军,来自临沭县实验小学幼儿园。首次观影印度电影《嗝嗝老师》,我不禁将其与之前的经典作品《摔跤吧爸爸》相比。确实,从电影的角度来看,印度的电影在制作深度上非常优秀,这让我对其电影的印象有了新的认识。

电影中的奈娜老师对教育的坚持,深深触动了我。或许是因她自身有某种疾病的原因,或许是出于对教育的热爱,亦或是对教育真谛的深刻理解,她对F班的孩子们展现出了无比的耐心和热情。这种情感与《放牛班的春天》中那种对孩子们的关怀与引导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观影过程中,我仿佛与奈娜老师一同经历着喜怒哀乐,因为我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知教育工作的不易,所以看电影时我有着强烈的代入感。

在今天的培训中,张晓燕分享了关于一位老师为何离开幼教的经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也是人,当外界不理解我们时,我们也会感到委屈。但电影中奈娜老师所受的委屈和外界的不解,与我们所经历的相比似乎更为沉重。每一棵草都有其生长的春天,面对不同的孩子,作为教育者,我们更不能轻易放弃。我们要耐心地等待花开的声音,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变得更好。

我计划将这部影片带回幼儿园与老师们一同分享。作为园长,我并不期望每位老师都能成为奈娜老师那样的人,但我希望他们能从奈娜老师身上获得一些启发,以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特别对于那些我们常说的“特殊”孩子,他们更需要我们的关注和付出更多的精力去关心和理解他们,帮助他们走上正常的人生道路。

就像奈娜老师受到可汗校长的影响一样,我们在求学的路上也受到了许多老师的影响。我希望我们的老师们包括我自己,都能成为影响更多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人。我想这便是教育的真正意义和传承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