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手冻肿了什么原因
在寒冷的冬季,手部常常会冻得通红,老一辈的人常常会建议我们“别烤火,试试用雪搓!”这并非是,而是背后隐藏着科学的原理。
警惕! 当手部冻僵后直接烤火,无异于“火上浇油”!
当手部因寒冷而变得僵硬时,血管会处于强烈的收缩状态,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几乎停滞。
关于烤火的危害:
突然的高温会让血管瞬间扩张,但此时血液却无法及时恢复流动,这可能导致“血瘀”,进一步加重的损伤。皮肤在低温下会变得麻木,因此烤火时可能感觉不到烫伤的疼痛,从而造成不可逆的灼伤。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引发水疱、皮肤溃烂,甚至诱发感染。
用雪搓手却有着两大科学依据。
第一,逐步复温,保护血管。雪的温度大约在0℃,而冻僵的手部温度可能低于-5℃。通过摩擦雪,可以缓慢提升手部的温度,让血管逐渐舒张,避免“突然”式的损伤。这种做法也能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帮助代谢废物。
第二,物理刺激唤醒。雪的冰冷和摩擦能够激活那些因寒冷而麻木的末梢,让身体重新感知到冻伤的部位,从而加速恢复知觉。
现代医学的建议是,对于轻度冻伤(仅表现为皮肤红肿、刺痛),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离开低温环境,避免风吹并保持温暖;用温度在37℃至40℃之间的温水浸泡手部15至20分钟(注意水温不要超过42℃);轻轻擦干手部,涂抹冻伤膏并用的衣物包裹。
而对于严重冻伤(如皮肤变白、僵硬、失去知觉),则应立即就医,避免自行处理加重损伤。
那么,为什么老一辈的人偏爱用雪搓手呢?在过去,由于缺乏现代的保暖设备和温水,雪是最容易获取的“复温工具”。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雪粒的摩擦可能会擦伤冻僵后脆弱的皮肤,增加感染的风险;而潮湿的雪还会延长低时间,反而不利于恢复。
当手部冻僵时,烤火并非明智之举,而雪搓虽然曾是无奈之选,但在正确的方法下,温水复温并及时就医才是科学的处理方法。让我们将这个知识分享给身边的人,让这个冬天冻伤无处可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