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睡觉3000字检讨


学生课堂打盹如何应对?

情景重现

教师在教室里传授知识,神情并茂,然而目光投向讲台下方时,不免会惊觉到一种场景——学生竟如倒下的稻草人般,接连几排都陷入了沉睡。尤其在后方的三四排,这种现象尤为明显。而教师则依然在讲台上热情讲解,仿佛一切如常。

面对这样的情景,教师是否应该叫醒那些打盹的学生呢?若将其叫醒,他或许会暂时醒来,但没过多久便可能再次陷入梦乡,这不仅打乱了教学的进程,还可能对其他同学的学习造成了干扰。如果不叫醒他们,虽然能保持课堂的基本秩序,但显然这又与教育原则相悖。那么,面对学生上课打盹的情况,教师应该如何应对呢?

应对策略与方法

第一,从语言和眼神交流方面。

第二,从教学方法方面。

我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视听效果,从多个角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传统的如讲述故事、提出问题制造悬念以及给予线索指导阅读等方法都十分有效。同时我也采用一些创新的方法,如当观察到学生有困意时,我会说:“你们先睡五分钟,再上课。”出乎我意料的是,学生不仅没有真的去睡觉,反而很快就集中了注意力。

第三, 结合行动。

当发现有学生正在打盹时,我会走到其身边,轻轻拍拍他的肩或敲敲桌子作为提醒。若情况允许,我也会请他回答前不久提出的问题。若他回答正确,我会及时给予言语上的鼓励并暗示他不要打盹。若他未能回答出来,我会提醒他“上课要专心听讲”。这样学生会感到有些不好意思,自然就会开始专心听讲。

第四, 发挥个人特长。

我运用自己诙谐幽默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以及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简笔画、快板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当这些从我的、身体语言中释放出来时,学生们的困意便会消散无踪。

第五, 从心灵沟通出发。

对于那些既困倦又很在意面子的学生,我会选择在课下与他们进行心灵沟通。通过询问他们的睡眠时间、作业量以及休息情况等来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在沟通中强调上课不打盹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专心听讲。这样的沟通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从而在以后上课时更加注意自己的状态。

处理学生上课打盹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多种方法。从调整教学方法、运用个人特长到加强与学生的心灵沟通,都是为了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