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书有感(其二)》


文化的瑰宝,古诗词中凝聚了丰富的艺术精华。几行文字,便能勾画出深远的意境,表达真挚的情感,展现出言简意赅、意味深长的独特魅力。现在,让我们一同探索朱熹笔下的《观书有感其二》,品味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与智慧。

观书有感其二

作者:朱熹(南宋时期)

昨夜江水猛涨生春意,

巨舰如羽毛轻盈无迹。

旧时推移巨舰费气力,

今朝中流自在畅行中。

译文

昨夜春雨绵绵,江水迅速上涨,原本沉重的巨轮此刻却轻如羽毛,自由自在地漂浮在水面。过去我们曾费尽力气却难以推动它前行,而今在江水却能轻松地航行。

赏析

诗的前两句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春江涨水图,大船在春雨中轻盈如羽。而后两句则巧妙地通过行舟的转变,传达出深刻的哲理。昔日费尽心力难以推动的大船,在春水上涨后却能自在航行。诗人以行舟为喻,告诉我们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工作中,都需要借助合适的时机与条件。当我们在某个领域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和知识后,自然能够达到融会贯通、豁然开朗的境界。整首诗借行舟之事,寓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作者简介

朱熹,字元晦,号晦庵,晚号晦翁。他是南宋时期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和诗人。作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作常常在平淡的描述中蕴深邃的哲理。

小贴士

在品读这类哲理诗时,我们可以尝试将诗中的意象与生活中的实际情境相联系。比如将诗中的行舟与我们在工作、学习中的经历相对比,思考时机和积累的重要性。同时了解朱熹所处时代的文化背景,如理学盛行的氛围,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他在诗中传达的哲理。我们还可以将这首诗与其他哲理诗进行对比阅读,感受不同诗人阐述哲理的独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