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是指什么
塑造企业精神支柱:系统化构建核心价值观
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它需要结合企业的历史背景、战略目标、员工需求以及行业特性,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发掘并形成具有指导性和实践意义的价值观体系。下面是根据多篇行业研究报告总结的关键步骤与实践方法:
一、前期准备阶段:明确目标与基础诊断
1. 确立核心目标
价值观的提炼应围绕企业的战略和经营需求进行,要确保其符合实际,如回答“价值观如何支持企业实现使命与愿景”以及“如何影响员工的决策和行为”等问题。
2. 分析企业现状
利用丹尼森文化模型(侧重外部适应性和内部整合性)或奎因对立价值架构模型(分析内部外部导向与控制授权的平衡),全面评估企业文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二、调研与分析阶段:探寻价值观的根源
1. 度的调研工作
- 历史与案例分析:梳理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事件,如危机应对、创新突破,从中提炼出支撑企业成功的核心品质。
- 员工访谈与问卷:通过提问如“我们为何存在?”“未来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等,挖掘员工的共识,形成价值观的初步构想。
- 创始人及核心团队视角:关注创始人或核心团队的心路历程、职业精神和创业目标,提炼他们真实信奉的原则。
2. 外部对标与行业分析
借鉴行业标杆企业的价值观(如阿里巴巴的“客户至上”、华为的“以客户为中心”),但需根据自身行业特性进行适配,避免生搬硬套。
三、提炼与整合阶段:从要素到体系构建
1. 筛选核心要素
对调研结果中的价值观要素进行分类和优先级排序,区分核心要素和辅助要素,如诚信、创新等,并通过“划票法”或“故事印”验证共识。
2. 价值观的归类与表述
将要素归入使命、愿景、价值观等文化体系中,例如将“客户至上”归为价值观,“成为行业领导者”归为愿景。采用简洁、易记的语言表述,避免使用抽象口号。
四、验证与定稿阶段:确保价值观的真实性与落地实施
1. 内部研讨与反馈
跨层级的会议,讨论价值观的实践意义,如探讨哪些行为符合或违背价值观,以及如何处理违反价值观的事件。
2. 行为规范配套
明确价值观的具体行为指引,例如对“诚信”的定义需要具体化为“不隐瞒错误”或“遵守合同条款”,避免解释的模糊性。
3. 长期迭代机制
定期评估价值观与战略的匹配性,进行动态调整,确保价值观体系与时俱进。
五、避免常见误区与建议
1. 避免“口号式”价值观:要避免仅追求流行术语而缺乏实际内涵的情况。
2. 防止“领导者意志”价值观:强调全员参与提炼,避免领导个人意志强加于团队。
3. 警惕形式化:将价值观融入管理实践,如通过绩效考核或晋升标准来体现。
六、经典案例参考与启示
1. 重汽:以“用人品打造精品,用精品奉献社会”为核心,将价值观融入产品与服务中。
2. 奈飞公司:强调“自由与责任”,通过价值观引导员工行为,减少流程管控。
3. 阿里巴巴:从“客户第一”的价值观发展到“六脉神剑”体系,价值观驱动与业务发展。
总体而言,提炼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在于“发现而非创造”,需要从企业的历史、管理实践和员工共识中挖掘真实可信的原则,并通过明确的行为规范确保其落地实施。成功的价值观应具备真实性、实用性和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