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非梧桐不栖原文


梧桐曲·帘内清音帘外宴

【宋】李清照

帘内传来清脆的歌声,宴会之上有节律的节拍相伴。那声音如此清新动人,引人倾心。即便听得到歌声的悦耳,却无法目睹那女子如花般的容颜。

如同珍珠一串的轻拍落在歌板的每一拍,皆扣人心弦。如尘埃的轻物轻轻滑落在琉璃杯中,犹如仙境中的奇迹。

深藏于梧桐树影中的歌声,如孤凤之鸣。那声音时而悠扬,直冲云霄,让云彩都为之止步;时而哀怨,如断弦之音,让人心生哀怜。

席上的青年们被这歌声深深吸引,却难以自持。有的如玉山般屹立不倒,但内心早已为之动摇。

译文

在帘内传出的清亮歌声为帘外的宴会增添了更多的欢愉。我们虽能听见这清新的旋律,但却难以窥见那女子如花的美丽面庞。在音乐的伴奏下,那女子的节奏恰似一颗颗珍珠落入盘中。轻巧而悠扬的歌声和击打的乐板,更令人为之惊叹。

如同在鸟鸣之下的人影一样,这歌声常常使我们感受到深沉与优雅并存的美。有时如凤凰的欢唱,有时又似孤凤的悲鸣。这种歌声仿佛能响彻云霄,让天空中的云朵都为之停下脚步。

在座的青年们被这歌声深深打动,仿佛被其魅力所吸引而无法自拔。

注释

梧桐曲:又称“梧桐歌”、“凤鸣曲”等,是古代的词牌名。此曲源于唐代的教坊曲,后被用于作词牌名。《乐章集》中将其归入“商调”。此词牌共六十字,上下片各四句。清音:清脆而响亮的声音。

节拍:即击打歌板时的节奏感。

歌板:指古代演唱时所用的拍板。

珍珠落玉盘: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琉璃盏:形容晶莹剔透的酒杯。

孤凤:比喻歌声中的婉转和孤独感。

玉山未倒:形容人酒醉而不倒下。

赏析

古代诗词中不乏对歌声的生动描绘,《梧桐曲》便是其中的佳作之一。这首词通过描绘女子的歌声和与之相关的场景,将人们带入了一个充满音乐和美感的艺术世界。

在起首的几句话中,作者通过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使人们对那位只闻其声而不见其面的女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想象空间。

接下来的歌词中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和比喻,将声音的清晰度、旋律的起伏、情感的深度以及与听众的互动等元素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种高度的表现力和深情的描写,使人们在感受到声音美妙的同时也得到了视觉上的享受。

值得一提的是,李清照巧妙地利用了前人的典故和传说,却并没有陷入堆砌辞藻和概念的泥淖之中。她通过对每一个词汇的精准把握和对画面细节的精心刻画,将这个描述音乐的故事描绘得如此鲜活生动、触人心弦。

来源:古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