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的原文和翻译
《行路难之歌》
唐·诗人李白所著
金杯中清酒价值千两,玉盘里的美食昂贵无比。
宴席已设,友人却心情沉重,无法举杯痛饮。
剑已拔出,环顾四周,心中却满是迷茫。
欲渡黄河,冰封的河水阻挡了前路;欲登太行,满山的积雪又令人望而生畏。
闲暇之时,垂钓于碧溪之上,思绪飘渺。
忽而,仿佛乘舟梦游,飘然至日边之地。
行路难行路难,人生岔路多,如今路在何方?
但坚信长风破浪之时必会到来,挂起云帆,定能渡过茫茫大海。
【注释解析】
金樽:指金质酒杯。清酒斗十千:美酒价格昂贵。珍馐:指名贵的菜肴。直:同“值”。箸:即筷子。垂钓:相传吕尚未遇周文王时,在渭水畔垂钓,后得重用。乘舟梦日边:伊尹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旁,后被成汤重用。歧路:人生的分叉路口。济沧海:渡过辽阔的大海。
【诗歌赏析】
此篇乃李白于天宝三载离开长安时所写,为《行路难》三首之首。李白胸怀大志,虽曾受诏入京,接近天子,却因故“赠金还山”,变相离开长安。诗人并未因此消沉,依然坚守追求济世之理想。
诗篇前四句写设宴送别之情景。面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李白心中虽有万般不舍,却也明白需继续前行。他拿起酒杯又放下,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内心充满迷茫与苦闷。“停”、“投”、“拔”、“顾”四个动作,细腻地展现了他内心的挣扎与不安。
接着两句直接描述“行路难”。诗人以“冰塞川”、“雪满山”为喻,形象地描绘出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这恰如他当时受诏入京却未被重用的境遇。李白并非软弱之辈,他拔剑四顾显示了他不甘消沉、继续追求的信念。
在心绪茫然之际,诗人忽然联想到两位历史人物——吕尚和伊尹。他们的经历让他增加了对未来的信心。但当诗人从理想回到现实时,再次感到人生道路的艰难。经过复杂的心理后,他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最强音:“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坚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终会达到理想的彼岸。
此诗情感起伏、节奏紧凑、一波三折。最后两句境界全开,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全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愤郁和不平,更展现了他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其比兴手法的运用、典故的引用以及境界的开阔都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一首不朽的佳作。
【鉴赏要点】
[1] 名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2] 情感激荡、回环往复的节奏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心路历程。
[3] 比兴手法的巧妙运用以及典故的引用丰富了诗歌的内涵。
[4] 境界开阔,让人感受到诗人的豁达与远大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