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贴花花是什么意思
今天是农历的二十八日,相信大家已经与家人团聚在一起,享受着温馨的时光。而此时此刻,我依然坚守岗位,一如既往地为大家带来新春习俗的播报,期待与您不见不散!
关于腊月二十八的传统,流传着“腊月二十八,面发时节到”以及“腊月二十八,蒸馍贴画忙”的民谣。根据的民间传统,每到农历的腊月二十八日,家家户户都会开始准备过年的主食前奏,无论是制作面食还是蒸制糕点。
在过去的岁月里,由于社会发展水平有限,没有现代方便的发酵粉,因此人们常常在腊月二十八这日开始制作发面,以备正月初一到初五的主食之需。这也是因为传统习俗认为在初一到初五期间不宜动火蒸馒头。
地域风俗各具特色。在山东、河北、河南交界处的部分地区,以及安徽的宿松与太湖交界处,有些家庭选择在腊月二十八庆祝新年。不同地区在腊月二十八这天也有着各自独特的习俗。比如太原人会蒸制两笸箩的糕儿馍馍,河北人则会准备枣花以备除夕祭祖之用,而河南人则会在这一天蒸馍炸圪塔。相较之下,北京人的节奏稍显缓慢,他们在这一天开始发面,直到二十九才蒸制馒头。
在这一天里,人们会洗净双手,用心制作各种面食。比如象征和平的鸽子饺、象征富裕的连年有鱼以及象征钱粮满仓的钱龙等。人们总想尽办法制作出各种精致的面食,在春节期间馈赠亲友或全家团聚时一同享用。
除了制作面食外,腊月二十八还有贴年画、贴春联和贴窗花的传统。其中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古人认为桃木具有辟邪之力,《典术》中记载:“桃者,五木之精也,故能压伏邪气。”随着造纸术的发明,红纸逐渐替代了桃木,成为了春联的材料。家家户户都会在屋门、墙壁、门楣上贴上大小不一的福字。
关于摘下春联的时间,各地的民俗有所不同。有的地方认为旧春联需等到来年贴新春联时才可摘除,寓意辞旧迎新;有的地方则认为春联作为驱赶“年兽”的法宝之一,待到“年”过完后便可摘下;而有的地方则采取自然脱落的方式,任由春联随风吹雨打自然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