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各多少字


历史长河中,长江滚滚东逝,英雄事迹如浪花般被岁月冲刷。当我们回望三国时期,寻找一个能被后人传颂并深入体悟的文化标志时,我们无法绕开那篇脍炙人口的《出师表》。

近日,成都博物馆传来消息,在博物馆诸葛亮殿北面墙壁的陈列提升工程中,工作人员意外发现了15块碑石,共计8通碑刻。经过考证,这些碑刻的时间最早可以追溯到1672年的清朝康熙年间(清康熙十一年),而最晚的一通则是清朝道光元年(1821年)。值得一提的是,其中还有对于《前、后出师表》的新发现。

《前、后出师表》的新发现是清代乾隆年间状元石韫玉所书的真迹。该碑嵌于诸葛亮殿北面墙壁中,紧邻诸葛亮塑像。这组碑石由7块大小相近、取自本地红砂石的碑石组成,整体通长约为309厘米,宽约38厘米。

尽管部分文字已经模糊不清或有所缺失,但博物馆的研究人员依然能够根据可识别的文字以及《昭烈忠武陵庙志》的相关记载,推断出碑文的内容。从碑文的布局和残留的刻痕来看,曾经有超过千字被刻录在这块石碑上。

据传,石韫玉在书写《前、后出师表》时已经离开了四川。他的学生聂铣敏将手书带到成都后,寻找工匠进行刊刻。虽然聂铣敏也曾在定军山刊刻过石韫玉的手迹,但该地所存的碑刻已经不存世了。这次新发现的石韫玉书《前、后出师表》的碑成为了该文章的孤品。

除此之外,博物馆内还有其它与《出师表》相关的碑刻,如嘉庆十七年王之楫、光绪二十六年刘心原以及现代重刻相传为岳飞所书的《出师表》等。这些碑刻为和三国文化增添了更加深厚的历史底蕴。

【如果您有关于历史的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提供。您的线索一旦被采纳,我们将给予费用酬谢。关注我们的微信报料:ihxdsb,或通过QQ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