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读书笔记500字


《儒林浮生记》的二十一至二十四篇章,讲述了牛浦先生一个平凡却冒名顶替牛布衣的曲折历程。

牛浦先生自幼父母双亡,自小在祖父母及外婆的庇护下成长。家境贫寒,家中只有年迈的祖父开设香烛铺以维持生计。他常常流连于学堂之外,一次偶然间听到读书之声悦耳动听,便心生向往,偷钱购书,在夜晚借光读书。这一幕被甘露庵的老和尚目睹,老和尚认为此少年有志于读书,决定将赠予他两本诗集。

牛浦先生等待多日不见老和尚送书,便趁老和尚外出之际,偷走了牛布衣遗留的诗稿。这牛布衣在《儒林外史》中虽为次要人物,但在不少篇章里,其参与诗人聚会时仍常有身影出现。他以诗会为乐,到处交结朋友,颇有人缘。

牛布衣到芜湖探访友人时,不幸客死他乡。临终前托付老和尚替他办理后事,并将两本诗集交由老和尚保管,让其传给有缘人流传后世。正当老和尚离寺远行之际,牛浦得到了这本诗集,并观察到其中的文化色彩浓厚,想到通过牛布衣之名来谋取名利。

他找到郭铁笔刻制印章,改名为牛浦并冠以“布衣”之名。郭铁笔虽知牛布衣之名但未曾谋面,误以为牛浦便是牛布衣。牛浦趁机冒充牛布衣之名,与世交结缘。他的祖父因香烛铺生意不佳而病逝后,牛浦便与妻子投奔亲戚家生活。

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在甘露庵中见到董瑛对牛布衣的敬仰之情。他利用这个机会再次冒充牛布衣的身份,让董瑛误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牛布衣。他甚至在董瑛面前使唤其亲戚为仆人,却因此激怒了亲戚们被赶出家门。

之后他搬至甘露庵居住,并在郭铁笔处得知董瑛已成为安东县令的消息后决定投奔他。在途中他偶遇了同姓的牛玉圃,两人便以祖孙相称一同前往扬州。牛玉圃是一个善于结交之人,但因发现牛浦缺乏见识而不再与他同行。

回到住处后,牛浦得知万雪斋原来是程家的书童出身后心生恶念欲报复之。他利用与万雪斋的误会令其并剥衣丢弃在江边。幸得路遇善人黄某收留并将其送至安东县寻找县令董瑛庇护。

此后他在黄家以秀才身份生活着且凭借自己假冒的身份并娶妻生子。但他的恶行最终被后引起了向知县的注意并引发了官司纠纷。尽管向知县被参差点丢官但最终因鲍文卿的求情得以保住。

因这些事情闹得沸沸扬扬人人皆知让所有人都对牛浦先生的虚伪面目有了更深的了解。而真正的牛布衣之妻在得知真相后痛斥牛浦谋害其夫更是让这一事件彻底成为众矢之的传遍江湖了……

这段纷扰的事件如同水洗刷去一般虽然无法彻底改变所有人的印象但是最终给每一个见证过这一场荒诞戏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反思和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