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沟通》电子版


项目沟通管理详解

项目沟通管理是确保项目信息得以正确、及时地产生、收集、分发、存储和最终处理的必要过程。此过程涉及多个关键要素和状态,下面将详细解析。

一、沟通模型关键要素

沟通模型包括编码、信息和反馈信息、媒介、噪声、解码等要素。其中,发送方负责信息的传递,确保信息传递准确、清晰和完整,接收方则负责确保信息完整接收,正确理解,并需要告知已收到或做出适当回应。

二、沟通中的五种状态

1. 已发送:信息已发出,但不一定被接收。

2. 已接收:对方收到信息,但不一定理解和读取。

3. 已理解:对方理解和消化信息内容,明白表达的意思或提出的问题。

4. 已认可:理解传达的信息并同意这个观点。

5. 转化为积极行动:正确理解且达成一致的认可,并开始实施行动。

三、有效沟通原则与技巧

1. 明确沟通目的;

2. 尽量了解沟通接收方的需求及偏好,以满足其沟通和理解的需求;

3. 监督并衡量沟通效果;

4. 积极倾听,理解文化和个人差异;

5. 识别、设定并管理干系人期望;

6. 强化沟通技能,如使用书面沟通的5C原则(正确的语法和拼写、简洁的表述、清晰的目的和表述、连贯的思维逻辑、善用控制语句和承接)。

四、沟通管理详解

1. 规划沟通管理:基于干系人或干系人的信息需求、可用的资产,以及具体的项目需求,为项目沟通活动制定恰当的方法和计划。包括定义干系人的沟通需求,需要沟通的信息类型和格式,以及上报步骤等。还需制定书面的沟通计划,如项目管理计划中的资源管理计划和干系人参与计划等。

2. 管理沟通:确保项目信息及时且恰当地收集、生成、发布、存储、检索、管理、监督和最终处置。此过程需借助发送方-接收方模型等工具,并注意媒介选择、写作风格、会议管理、演示技巧等。

3. 监督沟通:按沟通管理计划和干系人参与计划的要求优化信息传递流程。通过监督沟通过程,来确定规划的沟通方法和沟通活动对项目可交付成果与预计结果的支持力度。如开展客户满意度调查,问题日志等。

五、其他考虑因素

1. 干系人:不同干系人对信息的需水和期望不同,需根据干系人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沟通策略。

2. 物理地点:沟通的物理地点可能影响沟通的效果,需选择合适的沟通地点。

3. 沟通技术:集成办公、保密性等沟通技术也是影响沟通效果的重要因素。

4. 语言:项目团队成员的语言差异可能影响沟通效果,需选择共同的语言或提供翻译服务。

5. 知识管理:有效沟通需注意知识的管理和更新,确保团队成员拥有最新的项目信息。

项目沟通管理是项目管理中的重要部分,它涉及到多个方面和因素。通过明确沟通目的、了解干系人需求、选择合适的沟通工具和技巧,以及持续监督和评估沟通效果,可以确保项目信息的正确传递和有效交流,从而推动项目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