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教案


【课前解析】

本课包括《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古代寓言故事。两则寓言情节简洁却寓意深刻,非常适合作为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成语故事的好文本。两篇课文所包含的道理对于学生来说都是很有启发性的,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一些道理。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最早见于《庄子》,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深刻的道理。而“则”在课题中作为量词,表示篇的意思。课文中的生字字形看似简单,但若要书写美观却是不易的,需要学生认真练习。课文中的词语丰富多样,既有生字组成的词语,也有一些成语,这些都是学生需要理解和掌握的。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认识“寓、则”等生字,正确书写“亡、牢”等汉字;理解课文内容,能够用自己的话说出两则寓言的意思。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复述、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这两则寓言,让学生明白事理,懂得生活中一些基本的道理,如及时改正错误、遵循自然规律等。

【教学重点】

1. 认识生字,正确书写汉字。

2. 理解两则寓言的含义,能够用自己的话说出其寓意。

【课前准备】

1. 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课文内容、生字词、图片等。

2. 准备生字卡片和练习本,供学生练习书写。

【课时安排】

本课共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学习《亡羊补牢》,第二课时主要学习《揠苗助长》。

【第一课时】

一、释题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通过出示一幅图画或讲述一个小故事,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氛围。然后引出今天的课题——寓言,并解释“寓言”的含义。再通过查字典的方法理解“则”的意思,为学习课好铺垫。

二、朗读课文,认字读词

1. 初读课文,提出朗读要求。

2. 再读课文,纠正字音。

3. 分享圈画的字词,领读生字新词。

4. 归类认读生字,理解词语。

三、研读课文,体会寓意

1. 学习《亡羊补牢》的故事情节和寓意。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及寓意。

2. 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亡羊补牢》的主要内容及所蕴含的道理。

3. 教师总结并强调及时改正错误的重要性。

四、练写生字

1. 观察“亡、牢”等字的字形特点及书写要点。

2. 学生自己练习书写生字并描红。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书写错误。

3. 展示学生的书写作品并进行评价和表扬。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复习上一课学习的《亡羊补牢》的内容及寓意,为学习《揠苗助长》做好铺垫。

二、朗读课文,认字读词

1. 初读《揠苗助长》的故事情节及生字新词。关注难读的句子及生字词的读音。

2. 再读课文并理解词语的意思和用法。通过上下文、图片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巴望”“焦急”“筋疲力尽”等词语的意思和用法;指导学生读好句子中表达焦急心情的词语和句子;理解禾苗生长的规律性等知识点及词语间的关系及作用;读准多音字“转”的读音并组词造句以巩固记忆和理解其意思及用法等知识点;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的方法理解“揠”的意思并拓展出“拔苗助长”这一说法以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等知识点和技能点等知识点和技能点等知识点和技能点等内…3. 学生分享认字方法并练读句子巩固记忆生字词音形义统一的知识点内容4.通过分角色朗读故事加深对人物心情的理解与感受故事中蕴含的道理知识点内容5.复述故事情节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和所蕴含的道理加深对寓意的理解与记忆知识点内容…三、总结寓意并拓展延伸…通过总结两则寓言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知识点内容…四、练写生字…重点指导书写“筋”“疲”等字注意结构比例和笔画顺序以及运笔方法等书写要点进行示范并让学生自己练习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