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活着那么累啊
一个友人询问我关于舒缓与宁静之道的奥秘。
我回应道:我们来做个小小的实验如何?
于是,我取来一把椅子,让他扶住椅背,呈现金鸡独立之态。
我询问他是否觉得舒适,他回答说还可以。
随后,我从屋内找来了十样物品——书包、枕头、收音机、暖壶、粮食、蔬菜等等。
他仅用一只手支撑,同时抱持、背负并拿起这些物品,另一条腿还需跷起,不久便感到难以维持。
我开始向他揭示放松与静心的秘密。
我让他放下一样物品,他感到稍微轻松了些,但仍然有些疲惫。
接着,我又帮他移除了一些物品,他再次感到轻松了一些。
如此反复,一件件地移除,直到十样物品全部放下。
他虽然仍需保持金鸡独立之态,但已感到轻松许多。
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他终于无法再维持。
我让他放下另一条腿,离开椅背,自然站立。
我问他此刻有何体会。
这种体会虽然看似简单,但其中的深意却不是每个人都能领悟的。
虽然金鸡独立的姿势已让人感到不自在,再加上身负重物,更会让人感到极度不适与艰难。
当所有的重物都放下,双脚稳稳落地时,那种轻松的感觉是未经历过此实验的人难以体会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心灵所承受的负担往往比身体上的重负更加沉重。
普通人的心灵常常被无数的忧虑和牵挂所束缚。
当心灵得到释放时,就如同负重之人卸下了包袱,整个世界都会因此而改变。
这就是为什么说“放下心来,便是真悟”。
对于那些身负重物、单腿独立的人来说,从技术上指导他们放松、调整姿势只能带来局部的改善。
虽然不是毫无效果,但效果有限。
当他们放下所有的重物,双脚着地时,无需任何技巧,他们已经完全放松了。
有人告诉我,他平时工作非常忙碌,总是感到烦躁不安。
一次重病之中,他突然想到为何要如此劳累?
于是选择好好休息。
在那段时间里,他感到格外宁静。
他说这是他一生中心态最好的时期。
然而病愈后,生活重回正轨,他又开始感到烦躁。
这看似是一个玩笑,却蕴深刻的道理。
有时候,只要我们能放下心中的烦恼,便能获得内心的平静。
坦率地说,只要我们对这句话有所领悟,便能直指人心,洞见佛性。
当我们的心中消除了一些不该有的烦恼和苦累时,那时生出的清静心尤为宝贵。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便能明白为什么慧能说“烦恼即菩提”。
菩提是什么?那就是佛的智慧,是高级的境界。
我们不应渴望一步登天,那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负担。
我们应该学会领悟人生的奥妙,通达透澈、融会贯通。
我们还要追求内心的清静与超脱,要能拿得起也要放得下。
要达到放松与静心的境界,我们需要放下心中的重负,使自己的心灵得到解脱。这样,许多道理便能不通自通。
对于放松与静心而言,虽然可以讲解具体的技术,但一定要明白什么是通达透彻、一通百通的境界。
这便是禅的境界、自在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