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的故事文创产品


浙江嵊州的文化瑰宝与创意之旅

绵绵细雨绸伞,为《兰亭集序》的情感交融渲染出一片诗意的朦胧。当越剧《梁祝》的旋律响起,那鲜亮的朱砂彩为女主角平添了几分柔情。嵊州的青山之巅,鲜花点缀其中,散发出浓郁的……这些都是嵊州巧匠们精心打造的浙江文化旅游商品和非品。

在12月23日的那天,“嵊情”盛邀,共同见证了“浙东唐诗之路”文化旅游商品(非品)创意大赛的分享会与颁奖仪式。这场大赛历时六个多月,经历了创作、征集、专家评审、网上投票等环节。最终,28件作品从百余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其类别涵盖了餐具、玩具、装饰品以及生活用品等多个领域,不仅艺术性十足,而且实用性强。如今,这些作品已被制作成精美的宣传片和图册,在杭州晓风书屋等文化场所进行展示。

“湖月映我影,送我至剡溪”。千百年来,无数诗人在此吟咏。浙东唐诗之路是一幅汇聚自然美景与文化精华的画卷,是文人墨客心中的朝圣之路,也是古今文化交融的桥梁。这里流传着丰富的传说、经典的故事以及人文风物。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一等奖获奖作品《剡韵·翰墨王羲之》系列(作者:陈奕鹏)。该系列作品通过独特的设计,让浙东唐诗之路的精神内核焕发新的光彩。王羲之的故居与《兰亭集序》被巧妙地转化为抱枕、鼠标垫和行李牌等实用物品。在微型戏服摆件中,仿佛能听到百年越剧的清音回响;在诗路系列充电宝中,重温了刘阮遇仙、雪夜访戴、金庭朝圣等诗篇佳话。这些作品仿佛串联成一首唐诗之路的现代诗篇。

入围的作品不仅内涵丰富,更在颜值和实用价值上兼具考量。它们的设计既符合现代审美趋势,又展现出与时俱进的精神,让消费者既愿意购买又能真正使用到它们。评审还考虑了生产成本和工艺等问题,确保入围作品可以量产并具备高市场推广度。

将高雅的传统文化转化为文创符号,对于推动非遗传承与文旅融合具有重要意义。文创产品不仅让唐诗和浙东唐诗之路沿线的风物变得可学、可看、可用,还对传统工艺美术的振兴和传统文化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也反映了时代发展的需求和浙江嵊州对文化软实力和产业竞争力的追求。

此次活动由嵊州市文广旅游局、嵊州市经信局联合主办,嵊州市非遗保护中心及嵊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承办。以下为部分获奖名单:

一等奖:

《剡韵·翰墨王羲之》系列作品(陈奕鹏)

《生旦净末丑》泥塑(周沧桑)

二等奖及以下奖项在此不再一一列举,获奖作品丰富多样,每一件都体现了作者的巧思与匠心。我们期待未来有更多精美的文创作品问世,继续丰富和推动浙江嵊州的文化产业发展。

(附图:获奖作品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注:具体获奖名单及作品描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