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施恩的故事的名称
点击收听今日之声,本期主播云海。
文|星梦
来源:孔孟轩(id:ConfuciusAcademy)
宽恕并给予他人机会,同样也是善待自己。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个偏远山村长大的男孩,首次踏入大学校园,第一次乘坐火车。车厢内闷热难耐,男孩在犹豫再三后,选择了一罐看起来相对“奢侈”的饮料来购买。
但当他拿在手里,发现手中的水果刀并不能轻松打开它。
这时对面的一位女士微笑着让她的孩子传递一罐同样款式的饮料,这位女士接过之后轻轻一推就打开了饮料盖。
男孩跟着模仿她的动作,他的饮料也随之被打开。但他发现,那位女士并没有因为口渴而选择这罐饮料,而是通过这个动作间接地教他如何打开饮料。
尊重他人,不揭露他人的尴尬;不炫耀自己的成就,好的帮助是无声的善意,让人感到舒适。
我的一个朋友在金钱上遇到了困难,深夜给我打来电话寻求帮助。
说实话,那时我刚好生了孩子,又在实习期,工资还未到账,我的经济状况也并不宽裕。尽管如此,我还是决定借给她一些钱。
之后的几年里,我并没有主动在微信上与她交流,也不在她朋友圈发表任何评论。我了解她是一个自尊心强的人,我不想我的评论成为无意的提醒给她带来压力。
后来,我再次面临经济困境时,虽然有些为难但我还是决定帮助她。我并没有利用过去的帮助来要求她回报我什么。
帮助他人并非期待回报,是对他人的善良也是对自己的救赎。
回想起曾经的娱乐界人王宝强与刘德华的故事也让我深受触动。当时名气不大的王宝强遇到了一位星光璀璨的刘德华。在一次洗手间的小插曲中,刘德华并没有因为身份差异而选择回避或疏远王宝强,而是默默地给予了帮助。这种善意的帮助没有让王宝强感到任何的尴尬或不安。
真正的帮助是心无旁骛的善意之举,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而不使自己陷入尴尬境地。
在哲学课上,复旦大学的陈果教授曾说:“真正对一个人好,只是单纯地想对她好,不期待回报。”这种理解在生活中尤其重要。我们常常在情感和道德上纠结于是否要给予他人帮助或索取回报。这种纠结和计较只会让关系变得复杂和疏远。
《菜根谭》中提到:“舍勿处疑,恩不图报。”我们常常容易记住自己的付出和功德,但事实上最应该忘记这些的往往是我们自己。
我们的付出不是为了博取道德上的或后悔的回忆,而是出于真心实意的帮助和关怀。
施恩而后忘却他人的帮助与自己的付出,这样我们才能释放自己和他人。我们选择帮助是因为当时的情境值得我们去帮助这个世界值得我们去珍惜和爱护。
本期话题
分享你曾经被帮助的经历?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故事和感受。
作者:星梦,一个在学术与艺术之间游走的探索者。来源:孔孟轩(id:ConfuciusAcademy)。
主播:云海,温暖的声音陪伴你每一个夜晚。公众号:云海之声(yunhaishengsound)。
-推荐阅读-
点击文字即可阅读全文:
☞《宋词三百首》精美插画版 限量发行!
☞余生要嫁给那个把你宠成孩子的人
☞做人要学会放下过度的自我要求与期待
☞一个人最好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
编辑x流星雨 本期责编x风行者《人生哲理书单》推荐阅读:陈果教授的人生智慧书籍》点击下图即可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