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阿Q正传的作文


重读《阿Q正传》

在牡丹区高庄镇小学,耿文义老师分享了他的阅读体验。在一个晚上,他放下手中的手机,翻开了一本已经看过的杂志,突然想到何不阅读一下儿子的高中语文课本。他随意选择了《选择性必修、下》,打开目录,看到第二单元的《阿Q正传》(节选),于是仔细地阅读了起来。再次读到鲁迅先生的这部作品,别有一番情感涌上心头。

以往读过《阿Q正传》,耿老师对阿Q的形象仍然记忆犹新。阿Q是未庄一个贫穷的小人物,他连名字都没有,人们只是叫他阿Q。他住在简陋的土谷祠里,靠打短工来维持生计。他的生活困苦,常常受到别人的欺辱。尽管如此,他却常常用一种自欺欺人的方式来安慰自己,这就是所谓的“精神胜利法”。

此刻,窗外已是灯火阑珊,星星在天空中闪烁着温馨的光芒。再读《阿Q正传》,耿老师的内心充满复杂情绪。他意识到阿Q的“精神胜利法”在那样冷漠麻木的社会中是他唯一的慰藉。在当今社会,这种“精神胜利法”或许被视为弱者的人生哲学,但当人们面临无法改变的现实时,它却能起到缓解心理压力的作用。

“阿Q精神”在许多人眼中是不被肯定的,但耿老师认为它并非一无是处。当一个人遭受挫折却无法改变现实时,“阿Q精神”可以作为一种缓解压力的方式。它帮助我们驱散失败的阴影,重新树立信心,不断进取。“阿Q精神”不能成为一种生活态度。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上,我们应该积极面对挫折和失败,不断调整心态,提升自我。

阿Q的时代虽然已经远去,但他的“精神胜利法”却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存在。看看我们身边的人,有多少人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会像阿Q一样用不如自己的人来安慰自己或为自己的错误开脱责任。这种“阿Q精神”只会让人陷入更深的困境。

再次读到《阿Q正传》,耿老师深感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应该学会如何正确面对挫折和失败。我们不能像阿Q那样用自欺欺人的方式来逃避现实,而应该学会调整心态,提升自我去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我们应该让“阿Q精神”成为生活的调味剂,而不是一种生活态度。

耿文义先生是一位关注农村生活和教育的小学高级教师。他的文字朴实无华但饱含深情,多篇小文在各类刊物上发表。他的教育经历和人生感悟都体现在这篇关于《阿Q正传》的阅读体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