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的收获是什么


近日,齐鲁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的志愿者团队在暑期开展了别具一格的“三下乡”公益服务活动,目的地为青岛市即墨区。他们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为家乡文化馆的无偿翻译工作增光添彩,并参与了社区环境的清洁整治工作。此举深受当地居民的欢迎与赞赏。

队长王浩学领导的志愿者团队率先来到即墨古城。在此行中,他们边走边学习,对即墨的历史与文化进行了深入了解。在古城的讲解员带领下,志愿者们开启了即墨历史文化的探索之旅。

即墨古城位于青岛市即墨区东关街,历史悠久。其名称始见于《战国策》、《史记》等古籍。通过学习,志愿者们深刻感受到了即墨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感染力,为今后的公益实践活动注入了精神动力。

秉承着这份动力,志愿者团队来到了温泉镇西杻河社区。到达社区后,他们迅速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并开始了有条不紊的志愿服务。志愿者们将社区街道的告示牌擦拭得干干净净,清扫了院内的垃圾,并在空闲时间与当地村民进行了亲切的交流,将爱心传递到了温泉镇的每个角落,赢得了村民的一致好评。

志愿者中的王浩学表示,此次实践让同学们收获颇丰。“我们作为齐鲁志愿者,不仅将爱心传递到了每个人的心中,更体验到了志愿服务的乐趣。志愿服务是奉献社会、服务他人的方式,也是传递爱心的过程。”他相信,此次三下乡活动将使更多志愿者懂得“不忘初心,服务他人”的道理,并成为人生中美好的回忆。

经过商议,志愿者团队决定将对即墨古城的历史和文化进行英文注释,以便为来访的外国友人传递文化。田冬阳和陈冰两位志愿者表示,将所学专业知识应用于此次公益活动中让他们感到非常有价值。

在即墨文化馆内,志愿者们翻阅了大量历史书籍,深化了对即墨文化的理解,并认真进行了逐字逐句的翻译工作。馆内还陈列着一些即墨传统文化的物品,并附有相关解释。其中,大门旁摆放的三排即墨老酒坛子引起了大家的注意。经了解,这是当地有名的即墨老酒,是北派黄酒的代表,也被中医用作引子,与中医文化息息相关。

即墨的中医骨科被载入即墨县志,其所用的中必须用正宗的即墨老酒作为引子。目前,即墨牌和妙府牌即墨老酒已成为最知名的产品。志愿者们将这些相关信息和英文翻译制作成了PowerPoint演示文稿,以便更好地宣传即墨文化。

参与翻译工作的张明珊和聂姝欣两位志愿者表示,通过此次公益活动,他们不仅让即墨的孩子们认识了自己家乡的文化瑰宝的英文名称,也让外地或外国游客对即墨的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更加热爱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