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数学》教案


活动目的:

1. 激发幼儿对周围环境的探索兴趣,体验发现的乐趣,同时培养他们的表达与创造能力。

2. 通过此次活动,锻炼幼儿对数量的感知能力及按数量进行分类的能力。

活动准备:

1. 知识准备:在活动前,对幼儿进行有关昆虫、小动物等常识的普及教育。

2. 物资准备:准备几只有趣的昆虫模型,如螃蟹两到三只;准备图画纸、彩笔等绘画工具;准备录音机及相关的音乐伴奏带;同时准备昆虫、小动物的图片、头饰及标本;准备数字卡片,以供幼儿在活动中进行数量的认知与分类。

活动流程:

1. 在悠扬的音乐背景下,教师引导幼儿回忆:“小朋友们,在美丽的秋天里,我们与许多可爱的小生命交了朋友,你们还记得它们是谁吗?”(此环节旨在唤起幼儿的记忆,回顾已有知识。)

2. 引入新的“朋友”——螃蟹,向幼儿展示,引起他们的兴趣。

3. 鼓励幼儿大胆地与螃蟹“交朋友”,仔细观察螃蟹的形态,通过数一数脚的数量、观察螃蟹的体态等方式,探索并感知螃蟹的特性与生活习惯。(重点在于让幼儿感知螃蟹的脚的数量及其特性。)

4. 模仿螃蟹的行走姿态,随着音乐节奏模仿螃蟹的动态特征,让幼儿在探索中感受艺术的魅力。

5. 引导幼儿自由观察,比较螃蟹的脚与其他他们知道的小东西的脚有何不同。

6. 进行延伸活动,让幼儿自主选择观察其他小东西,并对有几只脚的小生命进行简单分类,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观察结果。在活动中,教师需适时指导,同时寻找幼儿新的兴趣点。

活动建议:

1. 为了保证活动的安全性,可以使用绳子轻绑住螃蟹的壳进行观察。

2. 建议采取分组的形式进行活动,这样有利于幼儿的探索与发现,也便于教师的指导,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需求的幼儿的发展需要。

3.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提供一些活的昆虫和小动物供幼儿观察。

活动反思:

《探索小生命》活动是一个以促进幼儿语言、艺术、认知和情感发展为目标的活动。活动内容深受幼儿的喜爱,从他们感兴趣的小生命入手,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探索与发现的平台。在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坚持了《纲要》中提出的“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观点,形成了师生互动、合作探究的原则。在活动中,我们始终把幼儿放在主体地位,把自己定位为他们的朋友、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宽松、愉快、亲切的氛围,让他们在自由的环境中与同伴、老师交流,体验发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通过此活动,不仅丰富了幼儿的知识经验,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分类能力和表达能力等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