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具匠心和独具匠心
新京报特派记者 云子轩
曲木史伍正在创作彝族漆器。
【匠心独运】
在四川省凉山彝族州的非遗工坊里,95后的曲木史伍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深入的传承,为彝族漆器注入了新的活力。她是彝族漆器制作技艺的代表传承人,精通四五十道制作工序。
手持画笔,曲木史伍运用天然矿物颜料在漆器上轻轻挥洒。画笔舞动间,色彩在光滑的漆器表面交织,绘出红、黄、黑三色相间的精美图案,典雅且生动。这三种颜色分别代表彝族的热情、丰收与万物生息的哲学。
从木材选材开始,曲木史伍的手法就异常娴熟。她解释说,制作彝族漆器首先需要车出胎底,也就是将原木按照所需形状车出轮廓。这一步骤需要巧妙地运用电锯、锤斧等工具为木料塑形,同时利用榫卯结构将不同木料完美结合。
完成车胎后,接下来的底漆步骤对匠人的耐心是一个考验。曲木史伍需要精确地调制漆料,然后细心涂抹。待漆器晾干后,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
打磨是让漆器焕发光彩的关键步骤。在工坊的抛光间里,各种漆器在曲木史伍的巧手下熠熠生辉。而髹饰技艺更是彝族漆器的灵魂。她凭借自己的手上功夫,直接在漆器上绘制图案,无论是植物纹、动物纹还是人文符号纹等,都能在她笔下生动呈现。
曲木史伍不仅继承了父亲的技艺,还通过短视频平台将彝族漆器的魅力传播给更多人。她的短视频展示了从选材到成品的整个制作过程,吸引了超过五十万网友的点赞。
“我希望更多人能看到彝族漆器的美。”曲木史伍说。她的努力不仅让彝族漆器技艺得以传承,更让这一传统工艺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
《新京报》(2025年03月20日 特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