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ver give up的中文意思


近日,一则令人动容的新闻在社交平台上广泛传播。来自上海的清华大学校友会艺术团中的一群平均年龄高达74.5岁的“学霸”老人,以他们惊人的活力与精神风貌吸引了公众的注意。

“没想到这首歌会如此受欢迎。”艺术团团长刘西拉教授如是说。刘西拉教授现已81岁高龄,是上海交通大学的讲席教授。他表示,未曾预料到这首歌会如此受欢迎,但唱完之后,大家都感到非常开心,仿佛重新找回了身上的少年感。

刘西拉教授认为,这档节目的新奇之处在于它不仅带来了欢乐和歌声,更向全世界展示了人的力量。艺术团成员翁蓓华也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她表示这首歌的歌词让她感到自己仍然是少年,她的信念和理想的种子是在少年时期种下的。

每一代人的音乐爱好或许有所不同,但歌曲中蕴含的主题却总是相同的——那就是不忘初心。刘西拉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还分享了自己在30多年前的经历。当时他刚从回到清华大学任教,面对同学们邀请他一起演唱的“流行歌曲”《同一首歌》,他起初感到疑惑,但后来被这首歌曲深深震撼。从《毕业歌》到《同一首歌》,再到现在的《少年》,时代在变迁,但音乐所传达的“不忘初心”的精神却是一致的。

节目组最终决定将《同一首歌》和《少年》进行串烧,并加入了《祖国不会忘记》。《少年》唱出了年轻人的心声,而《祖国不会忘记》则唱出了刘西拉教授和团员们的现在——他们坚信祖国不会忘记他们的奉献,他们觉得这一生非常值得。

刘西拉教授特别喜欢《少年》中的那句“Say never never give up, like a fire(永不放弃,像火一样燃烧)”的歌词。这让他想起了初二时学过的课文《古丽雅的道路》中的一句话:“让生命燃烧,而不是冒烟”。每当唱起这句歌词,他都会想起自己那段充满激情的岁月。

清华大学上海校友艺术团共有105名团员,大家在一起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时,总是围绕着同一个主题——那就是振兴。这些曾经的少年在毕业后都选择了奉献,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刘西拉教授的好友孙勤梧就是一个例子,他在新疆伊犁工作了一辈子,虽然经济并不富裕,但他却是最受大家尊敬的人。因为他是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奋斗了一辈子的人。

这支艺术团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老年人的活力与精神风貌,也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对于人生的热情与追求。他们的故事不仅让我们感动,更让我们思考如何更好地体现人生价值。▌本文综合自新闻及之声《新闻有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