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chanical意思
前两天我浏览社交平台时,偶然看到了一位朋友分享的与客服的对话截图,真是令开眼界!虽然之前我就听说过“重启和关机后再开机不一样”的说法,但当电脑跳出“需要重启”的提示时,我仍然会选择“稍后重启”,然后在用完电脑后关机,下次使用再开机。
我曾经天真地以为,这样的操作既能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又能完成重启,可谓是效率的极致体现。然而今天,我亲眼见证了两种方式所带来的不同结果,决定要深入探究一下:“重启”和“关机后再开机”到底有哪些不同。
一、定性来看
从表面来看,点击“重启”后,计算机会自动进行一系列操作,包括注销用户、关闭系统、重新打开并装载系统等。在这个过程中,主机似乎暂停了一下,但并没有完全关闭。而选择关机再开机,不仅中途主机会完全关闭,我们还需要手动按一下主机上的电源键才能再次开启系统。
二、定量来看
想要深入了解计算机重启背后的秘密,就要知道计算机在重启过程中都发生了什么。这时,我们需要引入一个概念——高级配置电源管理接口(Advanced Configuration and Power Interface),简称ACPI。ACPI是1997年由多家公司共同提出并制定的开放标准,它对操作系统的电源管理和硬件配置起着关键作用。
ACPI规范定义了兼容ACPI的计算机系统可以有七个状态,其中包括正常工作状态(G0/S0)、睡眠状态(G1/S1-S3)、以及机械关闭状态(G3/S6)。而我们所关注的重启和关机再开机,与这些状态有着密切的联系。
通常情况下,我们选择的“重启”并非完全意义上的系统重置。重启中的hard reset通过信号通知所有芯片、外围网卡等进行reset操作,使系统大多数寄存器重置到缺省值,而后CPU从reset vector开始执行程序。在这个过程中,系统不会完全断电,不会进入最深的关闭状态。
相比之下,关机再开机的过程则会更彻底。系统会完全切断电源,进入最深的关闭状态(G3/S6),让所有寄存器均恢复到初始状态。这个过程需要执行更多的程序,速度上也会更慢一些。
三、该如何选择?
我们选择重启计算机,可能是因为进行了软件或系统更新,或是系统的某个部件出现问题。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系统提示我们进行重启,那就按照要求进行。因为在进行软件或系统更新时,计算机需要重新加载配置文件,这时候重启会显得更加高效。
当计算机的部分功能出现障碍时,由于重启无法保证所有寄存器都恢复到默认状态,可能无法解决问题。这时候就需要通过最彻底的关机方式来尝试解决。
写到这里,我不禁感叹计算机系统的庞大和复杂。一个小小的操作背后都隐藏着如此丰富的知识点。我真心佩服那些研究计算机领域的大佬们,向你们学习!
参考资料
[1] 百科:高级配置与电源接口
[2] 知乎:计算机重启的原理是什么?
[3] Journal of Systems and Software, 1995年关于REBOOT的文章
编辑:Er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