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养我大,我养你老,尽我所能


“长者,前行”……这是邻床阿姨经常提及的一句话。尽管那是陕西的方言,有时我听不太明白,但我知晓,那是她再次想要出门散步的意愿。

阿姨因精神问题住院,她的儿子和丈夫一同乘飞机前来陪伴。初来时,他们沉默不语,目光显得有些呆滞,偶尔嘴里喃喃自语,我听不清具体内容。当时我心中不免有些担忧,害怕她夜晚会大吵大闹难以控制。然而阿姨却出奇的平静,说得最多的就是“老伴,老伴”,每当她的丈夫不在身边时,她就会呼唤“老伴,老伴”。

阿姨的大儿子非常细心,他匆忙办理了入院手续后,忙前忙后购买了各种水果、食物和日用品。他每天为母亲洗手、擦脸、喂饭、喂,抱母亲上下床,为父亲准备洗脚水,他的照顾面面俱到。他在西安某单位工作,尽管只能请几天假,但他默默地做着这一切,母子之间的爱意在无声中流淌,真实而不造作。父母将我们带到世上,抚养我们长大,当他们年老时,尽我们所能为他们做任何事都是理所应当的,这并不值得炫耀。作为旁观者,我却忍不住想要记录这一切。

阿姨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小儿子家中刚添了第二个孩子,女儿家的孩子也尚且年幼,他们只能在电话中向母亲问候。大儿子说,母亲的病情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痊愈的,再多的人在身边也无济于事。这也是现实的无情。

当人步入晚年,真正能陪伴在身边的人只有“伴侣”“老伴”。每次听到阿姨含糊不清地呼唤“老伴”时,看到她既渴望又胆怯的眼神,既有寻找又恐失去的情感交织,我心中五味杂陈,难以言表。这让我想起了电影《新龙门客栈》中金镶玉的一句话:“没想到最后留在身边的竟是个‘异乡人’。”人生一世,我们都是过客。到了晚年,谁又能知道会留在自己身边的是谁呢?唯有珍爱自己,好好活着,才有资格去爱我们所爱的人。

“老伴,走”,老伴疲惫地半躺在椅子上,闭着眼睛说:“八点还没到呢,急什么?”阿姨坐了一会儿又说“老伴,走”,老伴不再回应。我问道:“阿姨是不是想出去走走?”得知她去年摔了一跤后腿脚不便,生活不能自理,虽然腿已经好了,但却产生了恐惧感,必须扶着别人才能行走。我想,阿姨呼唤“老伴,走”并不是急于去某个地方,而是想抓住那双曾经拉过她的手——那双陪伴了她一辈子的手——最后得以依靠的手。那双手虽然苍老、粗糙甚至颤抖,却有着极其熟悉的温度和无尽的回忆。

阿姨的大儿子即将返回单位上班。晚上九点多的机票。他从下午开始就不停地忙碌着,反复叮嘱父亲按时给母亲喂、扶着她多练习走路、给母亲准备干净的和换洗衣物。他为母亲洗脸、擦手、洗脚、剪指甲。看到母亲脚上的棉袜后他又去商店为父母买了春秋薄袜。一切准备就绪后他对阿姨说:“妈,我要回去了。你好好养病,等你好了我就来接你。”他脸上的不舍和无奈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复杂的表情。而阿姨则仿佛没有听见一般侧着身子一动不动。他又重复了一遍:“妈我要走了你好好养病。”阿姨抬起不太灵便的手擦了擦眼角算是回应了儿子。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像是角色的体验从婴儿到少年到中年再到暮年构成了今生里一场完整的轮回。

“老伴儿随我而行”这就是阿姨心中的期待:只要她的老伴在身边就如同行走在幸福的道路上般心安如山麓而缓绵有恒着于日常生活而铿锵向上我的思绪也因此被打乱仿佛自己也是一个身在其中同样感受人生酸甜苦辣的患者......

阿嫂的点滴细节里充满了生活的哲理和情感的力量让人在感动中体会到生命的真谛和生活的意义。而我呢?在关心他人的同时也要学会照顾好自己不要忘记了自己也是个需要心和照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