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一个会计年度
合资经营四十年后,津达仁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达仁堂)与中美天津史克制有限公司(简称:史克制)的合作关系走到了“分手”的节点。这个消息在4月16日通过达仁堂的公告得以公开,该公司计划将其所持有的史克制的4.6%和7.4%股权分别转让给赫力昂()有限公司(简称赫力昂)和Haleon CH SARL公司,交易总金额高达16.23币。
预计将为公司带来显著利润增长
史克制作为达仁堂的参股子公司,一直是其重要的业务支柱。在这次股权交易中,达仁堂能够获取丰厚的资金回报。公司通过转让股权预计当期投资收益将达到约15.4,所得到的净利润税后预计将增加约13。
史克制自1987年成立以来,作为中美合资企业的典范,其品牌如新康泰克、芬必得、百多邦等在市场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力,并在感冒、止痛、外用等领域保持着领先地位。这也为达仁堂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和利润贡献。
早在2023年,达仁堂的投资收益就已达到3.08,占公司总净利润的31.8%。而到了2024年,达仁堂的年报显示,尽管营业收入有所下滑,但由于成功出售史克制的部分股权,公司的净利润却实现了大幅增长。
根据之前的公告,达仁堂及其控股股东天津医计划在2024年9月分别转让史克制的13%和20%股权。这一交易中,赫力昂作为受让方,将支付巨额的资金。完成交易后,达仁堂的持股比例将降至12%,但依然与其他投资者共同成为史克制的控股股东。
面对这一变化,业界起初对达仁堂的决定感到不解。达仁堂解释说,由于合资协议即将到期,公司决定延长合作期限并寻求最佳的合作方式。在国内外资企业股权比例限制放开的情况下,大股东赫力昂提出了收购建议。前任董事长张铭芮也表示,这次股权出售是因为四十年合作期满,所得资金将用于公司的战略调整和业务扩张。
对于达仁堂来说,这次股权转让不仅仅是一笔经济交易。面对核心业务增长面临瓶颈的问题,达仁堂需要寻找新的发展路径。作为一家老字号企业,达仁堂拥有多种中成产品,如速效救心丸等。最新的业绩报告显示,公司的营业收入出现下滑,其中中和西业务均面临挑战。
尽管达仁堂通过出售史克制的股权获得了可观的收入,但如何确保未来的业绩稳定、如何使用这笔资金、如何发展核心业务以及如何强化中成产品的优势等问题仍然亟待解决。新京报记者就这些问题向达仁堂发送了采访提纲,但截至目前尚未收到回复。
新京报记者 张兆慧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