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以后的注意事项


导读:转眼已经进入了伏天,农村有句老话“入伏之后需留意,五个要点不容小觑”,那么具体是什么呢?

从这月的11号开始,我们正式迎来了三伏天。这天气,不仅炎热无比,还异常潮湿,让人感觉仿佛被湿气包围。频繁的降雨带来了交织的天气,暑气弥漫,太阳炙烤着大地,地面则热浪滚滚。这段时间里,人们常常感到疲惫不堪,浑身无力,提不起精神。也有人戏称三伏天为“趴伏天”。

进入伏天后,天气的变化、气升降、环境的潮湿程度等诸多因素都需要注意。许多平时无妨的事情,在三伏天里都需要特别留意。因为伏天的蒸腾作用,人们每天都会大量出汗,加上炎热的天气,很容易影响食欲,晚上也因酷热而休息不好。这个季节人特别容易消瘦、容易生病。农村的老话“入伏之后需留意,五个要点不容小觑”正是基于这样的生验总结出来的。那么,这五个要点具体是什么呢?

要点一:防暑降温。在闷热的伏天里,潮热的空气让人感觉非常不适。如果长时间呆在空气不流通的环境中,很容易导致中暑。中暑是一种突发疾病,轻则让人头晕目眩、浑身发软,重则可能导致昏迷甚至危及生命。做好防暑降温工作至关重要。应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减少在密不透风的环境中作业,多喝热水补充身体流失的水分,也可以适当饮用淡盐水来补充盐分。

要点二:避免着凉。虽然三伏天炎热难耐,但也要注意避免着凉。因为伏天的炎热天气会使的汗毛孔处于打开状态,寒凉气息和湿气最容易侵入体内。不要贪图一时凉快而去寻找凉快的地方,而是要注意防止寒气入侵,避免在身体大汗淋漓后立即洗冷水澡或吹寒冷的空调。

要点三:防溺水。暑期是降雨频发的季节,水域增多且水位上涨。而且学生放暑假,玩水、游泳成为他们的最爱。这段时间水位异常,容易导致溺水发生。入伏后要远离水域,切勿贪图凉爽在水深的地方玩耍。

要点四:防范农中毒。入伏后农田的庄稼生长迅速,农民需要频繁喷洒农。在炎热的夏季喷洒农容易导致农中毒。在喷洒农时要做好防范措施,如穿着长衣长裤、佩戴口罩等防护设备。

要点五:注意食物安全。三伏天食物易腐烂变质。要保障食物的新鲜度,避免食用隔夜或存放时间过长的食物。

除了以上五个要点外,入伏后还需要注意的其他方面也不容忽视。这些都是农村老话通过多年的经验积累而来的智慧结晶。在炎热的三伏天里采取一些防范措施还是很有必要的。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补充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