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管理是什么


关于公司战略管理的诠释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管理学教授明茨伯格从五个角度,为我们详细地剖析了公司战略管理的定义。这五个角度,构成了企业战略的独特框架,分别是计划、计策、模式、定位和观念。

战略是一种计划(Plan)。它是指一种有预见性、有性的行动程序,旨在指引企业从当前状态过渡到未来状态。它不仅为企业指明发展方向和途径,还涵盖了一系列针对特定情况的方针。在经营行为开始之前,企业会制定相应的战略计划,将其正式记录于企业文件中。尽管有些计划可能不公开,但它们仍然是少数人心中对未来的蓝图。

战略也是一种计策(Ploy)。这表示战略不仅仅是行动前的规划,更是行动过程中应对特定环境的有效手段。比如,在面对竞争对手的扩厂计划时,企业通过适当的战略手段,如自身的强大实力和高品质产品来威慑对手放弃原有计划。这便体现了战略的灵活性和计策性。

再来说说战略的第三个方面,那就是模式(Pattern)。它反映了企业的一系列具体行动和实际结果。无论企业是否事先制定具体的战略,只要有实际经营活动存在,便意味着存在一定的事实战略。以福特汽车公司为例,即便是他们的一个决策决策看似无规律可循,但其实际体现了一种企业的经营模式,这个模式的形成便是由各种现实活动组成的历史进程的体现。

第四个角度是战略的定位(Position)。这表示战略是企业在其所处环境中的位置确定。对于企业而言,这便是其在市场中的位置。企业在制定战略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尤其是行业竞争结构对企业行为和效益的影响。只有明确自身在行业中的地位以及达到该地位所需的措施,才能更好地制定出有效的战略。

战略还是一种观念(Perspective)。它反映了企业对环境的价值取向和中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看法。企业的战略决策者在对外部环境及内部条件进行分析后所形成的判断便是战略。战略既体现了主观性也反映了客观性。当决策者的主观判断与实际情况相符时,所制定的战略便是正确的;反之则不然。

公司战略管理的定义不仅包含了抽象的观念和具体的计划、模式、定位和计策等元素,还强调了成员对共享期望和行为的重要性。在研究一个的战略时,我们不仅要了解其具体的计划和策略,还要理解其期望如何在成员间分享以及如何基于共同目标采取行动。这样我们才能更全面地理解和掌握公司战略管理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