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的工作内容有哪些
齐鲁日报·齐鲁一众新闻工作者 张理想
现今,养老机构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其数量也在稳步增长。在众多养老机构中,设立社工岗位的情况却并不普遍。在济南市槐荫区,记者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在槐荫区中,汇集了十六家不同类型的养老机构,然而仅有槐荫区社会福利服务中心一处为养老机构特设了社工岗位,这个项目便是槐荫民政悦银龄养老社工项目组。有人疑问,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的生活照料和护理,难道不是养老机构的主要职责吗?社工的存在真的有必要吗?
“带领老人‘玩’固然是社工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但绝非简单的娱乐。”公慧,一位来自槐荫民政社工悦银龄养老社工项目组的成员解释道。他指出,老年人的需求并不仅仅是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还有其发展性和价值性需求。
老年人的基础需求,如衣食住行、安全等是保障其生存的必要条件。但除此之外,还有发展性需求和价值性需求需要注。发展性需求是指老年人在自我完善方面的追求,如休闲、学习等。社工通过开展各种小组活动,如“悦学习”与“悦快乐”两大板块下的手工、合唱、学习小组等,运用专业的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有效地满足了老年人的这一需求。
价值性需求则可以理解为老年人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他们希望能参与社会事务并为社会作出贡献。长时间在福利中心生活的老人可能会与社会脱节,从而产生消极的情绪。对此,社工不仅要搭建老人与外界的桥梁,还要引导他们发掘自身的价值。例如,“悦有为”和“悦养银龄”两大板块下的自小组和园艺治疗小组等,都为老人提供了发挥余热、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
除了这些,个案工作也是社工的重要任务之一。社工通过开展个案工作为老年人进行适应性评估和心理辅导,如“悦健康”版块下的“幸福来敲门”服务,通过每日的走访实时了解老人的需求和身心状况,并提供贴心的服务。
当前的社会环境下,机构养老的地位不言而喻。机构养老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需要和社会的支持以及机构自身的努力。而社工的存在正是机构养老在“自我修炼”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公慧表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是整个养老行业的共同目标,而“助人自助,与爱同行”则是社工们的理念。当“养老”与“社工”相结合时,旨在为老年人创造一个幸福安乐的晚年生活。